编辑推荐
以美国多任总统的执政理念为主线,梳理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变革节点。
内容简介
南北战争结束以来,好运一直眷顾美国——工业化高歌猛进、股市蒸蒸日上、房地产一片繁荣、国力不断增强,绝大多数美国人俨然已经把生产持续发展、财富不断积累、生活越来越好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新常态。当欧洲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遍体鳞伤之时,美国经济正如火如荼,迎来了“柯立芝繁荣”。但胡佛“粗犷朴实的个人主义”却将美国带入长达十年的“大萧条”。胡佛做错了什么?接任的罗斯福又做对了什么?时光弥合了美国第一次转型之痛。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终结了金本位制度,卡特的能源政策遭遇失败,美国进入了滞胀时期。这一刻,“里根经济学”能否如“罗斯福新政”般力挽狂澜,拯救再次陷入经济泥沼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面对2 9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克林顿如何神奇逆转,实现了经济长期的繁荣与增长?本书回顾了美国社会与企业在“大萧条”与“经济滞胀”两大重要时期的转型策略。与此同时,对照中国当前现状,作者抛砖引玉,探讨国家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以化解各个领域的积弊;企业如何转型,以摆脱价值链低端位置、塑造领先优势;个人如何自我蜕变,以避免在结构性调整时被时代淘汰。
作者简介
作者刘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评论员,财经记者,专栏作家。曾任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对话》栏目主编、《CCTV中国年度雇主调查》总导演、《中国财经报道》栏目主编、《315晚会》总撰稿、《CCTV中国年度经济报告》总导演。长期关注和研究宏观经济、产业经济、企业管理、企业形象传播、个人职业发展等问题。著有《改变美国的时刻》《危机与重生》《听戈说职场:野生状态》《雇主品牌》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借鉴美国崛起之路
前言 从美国看中国
上篇 “大萧条”与大转折
第一章 股灾带来“大萧条”
7年牛市的终结
“要命的”股市杠杆
从迈阿密到纽约,从房地产到股票
“柯立芝繁荣”
火车带来“镀金时代”
《屠场》引发“进步运动”
第二章 胡佛做错了什么?
“粗犷的个人主义”
“最愚蠢的法案”
“大萧条”的真正原因
经济学家的解释
第三章 罗斯福做对了什么?
当罗斯福遇到凯恩斯
罗斯福:新官上任三把火
罗斯福第一,上帝第二
百日新政
给华尔街定规矩
惠特尼:让华尔街蒙羞的人
“倒牛奶”与农业危机
华莱士与农业“去产能”
“赤化美国”
8小时工作制:终结“洛克纳主义”
所得税:向富人开刀
大压缩:生活更有保障
“人民有免于匮乏的自由”
第四章 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迪士尼的异军突起
广播电台的火爆
《生活》杂志的生死轮回
第五章 中国2015与美国1929
杠杆撬出“改革牛”
监管的目标不是繁荣
美国股市为什么设立熔断机制
股市波动与经济走向
第六章 “大萧条”会降临中国吗?
转折,该来的迟早会来
被低估的转型难度
“L型”的一横有多长?
转型的本质就是很多人换工作
大萧条,还是大洗牌?
大洗牌——消费与“互联网+”
大洗牌——农业的机会
斗转星移,山河故人
第七章 中国会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吗?
增长的梦魇
《劳动合同法》会让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最低工资制阻碍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才是陷阱
分好蛋糕是当务之急
被错过的机会
税制改革不能再修修补补
下篇 转型与创新
第八章 滞胀:从尼克松到卡特
尼克松终结金本位
卡特:失败的能源新政
拯救克莱斯勒
一个企业的困境与一个国家的原则
第九章 供给侧改革与里根经济学
里根经济学的“三板斧”
里根:说的做的不一样
储蓄贷款协会闯祸端
第十章 监管:从沃尔克到格林斯潘
保罗·沃尔克:华尔街的敌人
格林斯潘:伟大的船长
第十一章 反垄断:斗争中演进
垄断:中美为啥定义不一样
凭什么拆分AT&T?
为什么体育产业独享反托拉斯法豁免权?
经济学家眼中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
中国式反垄断
第十二章 法律的博弈
控烟:规则下的角力
《反海外腐败法》为什么管得这么宽?
农业转型:转基因的是与非
第十三章 克林顿振兴新经济
“笨蛋,问题是经济”
克林顿经济学
微软为什么没有被肢解?
克林顿与新经济
来自国防部的订单
第十四章 中国企业转型进行时
从速度到创新——中国企业的升级之路
制造业能否凤凰涅槃?
制造业会转移出中国吗?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几种模式
中车海外投资
后记
附录 20世纪历任美国总统
参考书目
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是2016年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作者刘戈。
得书感谢您对《在危机中崛起:美国如何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