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从多个维度对当代传媒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代传媒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既对图像、符号、景观等既有区别又存在递进关系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也对语言和语象、图像和拟像等联系紧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书内容涉及面广泛,以文学、艺术、文化、社会等多重视角进行了对图像符号学领域的探索,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完成了从图像直到景观,从实际到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的升华过程,尤其对中华文化的符号思维进行了尝试性的归纳和总结。
作者简介
作者胡易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符号一传媒学研究中心成员,《艺术研究与评论》(ArtReview)执行编辑。主要从事符号学视野下的传媒、艺术、品牌研究。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积极践行产业规划与品牌实务,先后为数十家企业提供传播战略及品牌管理咨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从图像到景观
一、图像的时代与理论
二、范畴与主要论域
三、像似问题主要讨论领域
四、研究的范畴界定与展开
第一章 图像与符号
第一节 符号与图像谱系
一、符号
二、图像
三、理据性
第二节 图像作为像似符
一、像似符不必然是图像
二、像似程度
本章小结:基于“像似”涵盖的符号全域
第二章 透明的语言
第一节 术语与概念
一、“象”“像”“相”的字源符号逻辑
二、构词法及术语生成
三、语言像似性的主要讨论
第二节 普天同文
一、符号演化
二、语言乌托邦
三、语言分化
四、“完美符号”
本章小结:不可化约的符号
第三章 文学语象
第一节 语中有象
一、描述性语象
二、比喻与象征语象
第二节 从“语象”到“符象”
一、赋象的传统与意涵演化
二、跨媒介修辞
第三节 跨媒介与图像叙述
一、叙述学扩容
二、图像与最简叙述
本章小结:文化转向与传媒景观中的文学
第四章 艺术图像
第一节 人文之维
一、潘诺夫斯基与卡西尔
二、艺术符号文本
第二节 透视与比例符码
一、作为符码的“透视”:解码的自携编码性
二、透视符码的协调
三、艺术再现与透视法的超越
第三节 艺术的演化
一、艺术图像的符号属性
二、模仿到再现
三、再现与表现
四、艺术自觉
本章小结:科学与人文发光学的艺术图像
第五章 拟像
第一节 形象与自我
一、形象理论的发展
二、自反性形象
第二节 拟真
一、“拟态环境”与符号“述真”
二、广告、新闻与文学之真
本章小结:拟像化生存与形象的符号演进
第六章 文化景观
第一节 分节的世界
一、柏拉图式的再现
二、四度自然
三、图像世界的归属
第二节 中华文化的符号思维
一、“象”是古代中国对宇宙的模仿
二、《易》象是中国文化系统图像化演化
三、《易》“象”衍生的中国审美追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易容。
得书感谢您对《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