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从多个维度对当代传媒文化景观进行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当代传媒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既对图像、符号、景观等既有区别又存在递进关系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也对语言和语象、图像和拟像等联系紧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和说明。本书内容涉及面广泛,以文学、艺术、文化、社会等多重视角进行了对图像符号学领域的探索,层层递进,抽丝剥茧地完成了从图像直到景观,从实际到理论,从微观到宏观的升华过程,尤其对中华文化的符号思维进行了尝试性的归纳和总结。

作者简介

作者胡易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符号一传媒学研究中心成员,《艺术研究与评论》(ArtReview)执行编辑。主要从事符号学视野下的传媒、艺术、品牌研究。主持及参与各级课题十余项;发表CSSCI及核心期刊论文多篇;积极践行产业规划与品牌实务,先后为数十家企业提供传播战略及品牌管理咨询。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绪论 从图像到景观

一、图像的时代与理论

二、范畴与主要论域

三、像似问题主要讨论领域

四、研究的范畴界定与展开

第一章 图像与符号

第一节 符号与图像谱系

一、符号

二、图像

三、理据性

第二节 图像作为像似符

一、像似符不必然是图像

二、像似程度

本章小结:基于“像似”涵盖的符号全域

第二章 透明的语言

第一节 术语与概念

一、“象”“像”“相”的字源符号逻辑

二、构词法及术语生成

三、语言像似性的主要讨论

第二节 普天同文

一、符号演化

二、语言乌托邦

三、语言分化

四、“完美符号”

本章小结:不可化约的符号

第三章 文学语象

第一节 语中有象

一、描述性语象

二、比喻与象征语象

第二节 从“语象”到“符象”

一、赋象的传统与意涵演化

二、跨媒介修辞

第三节 跨媒介与图像叙述

一、叙述学扩容

二、图像与最简叙述

本章小结:文化转向与传媒景观中的文学

第四章 艺术图像

第一节 人文之维

一、潘诺夫斯基与卡西尔

二、艺术符号文本

第二节 透视与比例符码

一、作为符码的“透视”:解码的自携编码性

二、透视符码的协调

三、艺术再现与透视法的超越

第三节 艺术的演化

一、艺术图像的符号属性

二、模仿到再现

三、再现与表现

四、艺术自觉

本章小结:科学与人文发光学的艺术图像

第五章 拟像

第一节 形象与自我

一、形象理论的发展

二、自反性形象

第二节 拟真

一、“拟态环境”与符号“述真”

二、广告、新闻与文学之真

本章小结:拟像化生存与形象的符号演进

第六章 文化景观

第一节 分节的世界

一、柏拉图式的再现

二、四度自然

三、图像世界的归属

第二节 中华文化的符号思维

一、“象”是古代中国对宇宙的模仿

二、《易》象是中国文化系统图像化演化

三、《易》“象”衍生的中国审美追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是2014年由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胡易容。

得书感谢您对《图像符号学:传媒景观世界的图式把握》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怪物图鉴:西方神话世界的神奇生物 电子书
《哈利·波特》《魔戒》《冰与火之歌》……西方神话世界中的怪物原型,这里都能找得到,堪称欧洲中世纪版《山海经》。
共情共赢:体验内心世界的力量 电子书
沟通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方式。无法共情是横在沟通中的一道墙,不推倒这道墙,沟通就是无效的。本书让你真切地认识到沟通的底层逻辑,共情不是舍弃自我,也不是趋炎附势,而是一种感同身受,是一股温暖的力量,直抵人心。
走近民办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电子书
为你全面展示民办教育探索者的思想、追求、困惑和感悟。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电子书
本书以研究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对东亚的影响,探明东亚地区时间文化的特质为主要目的。
世界华文教学(第四辑) 电子书
华侨大学华文教育研究院、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刊物,本册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