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一本简明通俗的哲学书,一部概括了塞尔40余年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
内容简介
约翰·塞尔是当代美国最具影响的、以研究语言哲学问题著称的分析哲学家、美人文科学院院士。
本书是一本简明通俗的哲学著作,但它既不是各种哲学问题的概览,也不是哲学问题的简史,而是概括了塞尔40余年来研究成果的重要哲学著作。
本书对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的结构性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们是怎样结合在一起的。
当代美英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往往拘泥于命题、语词的研究,而忽略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塞尔将语言哲学的观点用于研究心身问题,使语言哲学也开始回归到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而且,塞尔在本书中吸取了现代科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充实了理论论述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分析哲学的传统框架。
作者简介
作者约翰·塞尔,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1932年出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1949-1952年就读于威斯康星大学,1952年获得罗兹(Rhodes)奖学金赴牛津大学学习,师从牛津日常语言学派主要代表、言语行为理论的创立者奥斯汀。1959年学成返美,一直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任心灵哲学和语言哲学斯拉瑟讲座教授。他已出版《言语行为——论语言哲学》、《表达与意义——言语行为理论研究》、《意向性——论心灵哲学》、《心灵的再发现》、《社会实在的建构》等18部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译者的话
第一章 基本的形而上学:实在与真理
启蒙运动的见解:实在及其可理解性
入门性的哲学
默认点
实在与真理:默认点
对实在论的四种挑战
怀疑论,知识和实在
对外部实在论能有辩护吗?
超越无神论
第二章 我们怎样和宇宙协调一致:作为生物学现象的心灵
意识的三个特征
默认点的冲突:心身问题
意识的不可还原性
副现象论的危险
意识的功能
意识、意向性和因果性
第三章 心灵的本质:意识及其结构
对意识的三种错误看法
意识的结构性特征
意识域与联结问题
意识和价值
第四章 心灵如何运作:意向性
意识和意向性
自然化的意向性:默认点之间的另一种冲突
被自然化为一种生物学现象的意向性
意向状态的结构
(一)意向状态的类型和内容之间的区别
(二)适应指向
(三)满足条件
意向的因果性
意向性的背景
第五章 社会世界的结构:心灵怎样创造一个客观的社会实在?
社会的和制度性的实在
对观察者的依赖和建造社会实在的部件
(一)不依赖于观察者和依赖于观察者之间的区别
(二)集体的意向性
(三)功能的归属
(四)建构性规则
建构制度性实在的一个简单模型
货币的例子
制度性实在怎么会如此强大有力
对问题和困惑的解决
第六章 语言如何工作: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言语
言语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和以言取效的行为
“meaning”的多种意义
意义和交流
各种类型的言语行为
建构性规则和符号系统
对进一步阅读的建议
实在论与真理
意识
意向性
意义与言语行为
社会的实在
主题索引
心灵、语言和社会是2006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约翰·塞尔。
得书感谢您对《心灵、语言和社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