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全二册)(第三卷)

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全二册)(第三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914到1945年战争、灾难、危机此起彼伏的历史。

内容简介

自从冷战结束以来,世界既没有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没有变得更加充满和平。恐怖袭击、全球金融危机、国家财政与民生问题、民族国家利益与超国家共同体的博弈、领土争端、现代战争、难民危机、埃博拉疫情等对全人类产生深刻影响。

这段当代史充满冲突、危机和变化,它并不是对整部漫长的西方通史的盖棺定论,而是一个开放式讨论,直面当下的世界问题。“西方”不是一个静止的"结论",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意识形态与政治实践持续塑造的产物,是追求自由、民主等价值准则的路上不断犯错和自我规范的表现。

作者简介

作者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1938年生于东普鲁士首府哥尼斯堡(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图宾根大学历史学博士,1970年任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现任柏林洪堡大学当代史教授,是德国当代具有影响力的史学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十字勋章获得者、莱比锡图书奖获得者。

除本书外,温克勒教授还著有荣获莱比锡图书奖的四卷本巨著《西方通史:从古代源头到20世纪》(Geschichte des Westens)、《走向西方的漫长道路:德意志史》(Der lange Weg nach Westen:Deutsche Geschichte)、《永远活在希特勒阴影下吗?》(Auf ewig in Hitlers Schatten? )、《西方史:浩劫年代(1914-1945)》(Geschichte des Westens: Die Zeit der Weltkriege 1914-1945)、《魏玛:德国史读本(1918-1933)》(Weimar: Ein Lesebuch zur deutschen Geschichte 1918-1933)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历史图书馆丛书序

本书获誉

前言

导论

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上)

第一章 冷战之开端,1945~1949

肇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大国与欧洲

权宜联盟的瓦解:东西方冲突之形成

东西方以外:殖民列强陷入窘境

较量:南斯拉夫危机,封锁柏林,建立北约

双重建国:德国之分裂

重心的转移:斯大林的原子弹,中国革命与1940年代末的西方

人权的复兴:联合国改革国际法

第二章 从朝鲜战争到古巴危机,1949~1963

朝鲜战争,1950~1953

从杜鲁门到艾森豪威尔:美国,1950~1956

从斯大林到赫鲁晓夫:苏联与东欧阵营,1949~1955

一场繁荣的开始:西欧的民主国家,1950~1955

关键之年——1956:非斯大林化,匈牙利革命,苏伊士危机

人造卫星,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戴高乐的回归:世界大国与欧洲,1957~1958

从赫鲁晓夫的柏林最后通牒到肯尼迪当选:东、西方之对决,1958~1960

“变革之风”:非洲的去殖民化

从猪湾到柏林墙:世界大国走向冲突

总理迟暮:阿登纳时代结束

巴黎对抗伦敦:欧洲经济共同体仍然是六国的欧洲

向左转:意大利进行自我改革

处在深渊的边缘:古巴危机及其后果

第三章 从对抗到缓和,1963~1975

全球中的西方: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内部去殖民化”

共产主义世界的裂缝:从赫鲁晓夫倒台到勃列日涅夫教条

处在“伟大社会”与越南战争之间:约翰逊的美国

戴高乐的阴影笼罩欧洲: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危机年代

从艾哈德到大联合政府:联邦德国处在大变革之中

1968年:跨民族的造反

越南战争,仍无尽头: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的首届任期

矫正方向:乔治·蓬皮杜治下的法兰西,1969~1973

从威尔逊到希思:英国向1970年代过渡

波恩的政权更迭:维利·勃兰特的新东方政策

恐怖袭击、改革与债务:意大利,1969~1973

改革农产品市场与向北扩张:欧洲共同体,1969~1973

莫斯科、华沙、东柏林:东欧阵营内的镇压与政权变化

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下)

第四章 从缓和到对抗,1975~1985

经济衰退与政府更迭:跨大西洋的西方,1975/1976

阶级敌人作为债权人:东欧阵营,1975~1979

道德与利益:吉米·卡特总统执政的头两年

恐怖,危机,学习过程:西欧,1976~1978

挑战西方:伊朗的伊斯兰革命,1978/1979

第二次石油价格冲击,苏联入侵阿富汗及其后果:吉米·卡特的总统任期结束

在圣战者组织与团结工会的夹击之中: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终结

借贷而来的实力:罗纳德·里根治下的美国,1980~1984

冲突取代共识:英国的“撒切尔革命”,1979~1985

与资本主义决裂触礁搁浅:密特朗治下的法国,1981~1985

更多是连续性而非转向:联邦德国从施密特到科尔的过渡

改革与腐败:克拉克西时代的意大利

欧洲硬化症,向南扩张,新的活力:1980年代前半叶的欧洲共同体

松绑的市场:劳动分工的全球化与福利国家的危机

第五章 告别冷战,1985~1991

改革、公开性、民主: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改革苏联的尝试

世界大国相互靠拢:里根时代的终结

被迫转变:1980年代后半叶的西欧

东南欧的特殊道路:1980年代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

赞成与反对改革:东欧阵营的分裂

转变中的世界大国:1989年上半年的美国与苏联

1989年初夏:改变世界的十个星期

一个帝国的解体:1989年7月至10月的苏联、波兰和匈牙利

柏林墙的倒塌:剧变的象征

从“天鹅绒革命”到布加勒斯特的腥风血雨: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风云跌宕

德国问题之重现:从科尔的“十点计划”到民主德国的人民议院选举

从巴拿马到巴格达:欧洲之外对美国的各种挑战

戈尔巴乔夫处于危险地带:1990年的苏联

德国问题的解决:从货币联盟到重新统一

“铁娘子”倒台:撒切尔政府的终结

转型危机:剧变后的中东欧

对吞并邻国的回答:1991年的海湾战争

巴尔干半岛的动荡:阿尔巴尼亚的转型与南斯拉夫继承战争的开始

向右转,政变和覆灭:苏联的解体

一个巨大尝试的失败:回顾苏联共产主义

失去平衡的世界:成为全球转折点的1989~1991年

缩略语表

人名索引

地名索引

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全二册)(第三卷)是2023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得书感谢您对《西方通史:从冷战到柏林墙的倒塌(全二册)(第三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西方博弈往事 电子书
几乎从来没有一本书,能把西方的历史解读得如此有趣、深邃。本书能够让人们轻松地纵览西方历史的全局和细节。 当人们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地了解了西方的历史、经济、金融、文化、军事之后,就会平视地看待西方的事物。也会对西方乃至世界的未来的走向有了依据和参考——未来的西方会走向更坏还是更好?未来的世界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局?世界变化运转的主轴是什么?世界变化的轨迹是什么…… 通过《西方博弈往事》,深刻认知世界,看懂过去和未来。
无所不知:你更想知道的501个趣味冷知识 电子书
探索人类知识的极限,你的“私人知识储备扩展导师”。
长安城与罗马城:东西方两大文明都城模式的比较研究(全2册) 电子书
本书以汉长安城和罗马城的比较研究为切入点,进而管窥秦汉文明和罗马文明的特质与异同。作者从政治军事空间、生活空间、经济空间、神圣空间和陵墓空间五个基本功能入手,通过提炼和把握相关考古遗存之精华,结合文献记载和前人研究成果,比较了两座都城在建城理念、建城过程、城市布局、宫殿建筑、公共空间、城市经济、居民住地、帝王陵墓、宗教场所等方面的异同。
西方会计名家传略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对20世纪会计理论和实务有重大影响与杰出贡献的120多位西方会计名人的简略传记,收入本书的会计名家分为已经入选美国会计名人堂的全球会计名人与其他会计专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的会计名人两大部分。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 电子书
本书从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兴起谈起,介绍了此思潮兴起的学术与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