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佛教通史》系列第三卷,介绍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的发展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如下:
一、汉代佛教。汉代社会与佛教、从西域到内地的初传、汉末佛教快速发展、安世高的传教与译经、支娄迦谶的译经。
二、三国时期佛教。魏国佛教、吴国佛教。
三、西晋佛教。西晋社会与佛教、西晋译经概述、竺法护的译经事业。
四、东晋北方佛教。东晋北方社会与佛教、佛图澄传教及其成效、道安生平与多方面贡献、鸠摩罗什及其经典翻译。
五、东晋时期南方佛教。东晋社会与佛教、士族的护佛奉法观、庐山慧远及其僧团、佛陀跋陀罗与《华严经》、法显与晋宋时期求法活动。
六、北朝佛教。北朝时期佛教的输入、北朝官方对佛教态度的演变、北朝时期佛教在各阶层的传播、北朝佛教的社会化趋向、北朝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涉、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
七、南朝佛教。域外佛教向南朝的输入、南朝的政教关系、 梁武帝主导下的佛教变革等等。
八、佛教的南北交流与广泛传播。南北方的政治关系与文化交往、南北方佛教的交往与不同发展趋向、佛教义学的兴起及其南北传播、佛教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作者简介
作者李利安,1961年4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所长、世界宗教与文化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基地(甘肃)特邀研究员、《中国佛学网》总编、《中华佛教年鉴》(学术卷)主编、《论藏丛书》(已出版24册)主编。已出版独著《印度古代观音信仰研究》《金刚经般若思想初探》等7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总序
绪言
第一章 汉代佛教
第一节 汉代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从西域到内地的初传
第三节 汉末佛教的快速发展
第四节 安世高的传教与译经
第五节 支娄迦谶的大乘译籍
第二章 三国时期佛教
第一节 魏国佛教
第二节 吴国佛教
第三章 西晋佛教
第一节 西晋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西晋译经概述
第三节 竺法护的译经事业
第四章 东晋时期北方佛教
第一节 东晋北方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佛图澄弘教及其成效
第三节 道安弘法实践与多种贡献
第四节 鸠摩罗什及其经典翻译
第五节 鸠摩罗什主要弟子
第五章 东晋时期南方佛教
第一节 东晋社会与佛教
第二节 士族名士的护佛奉法观
第三节 庐山慧远及其僧团
第四节 佛陀跋陀罗与《华严经》
第五节 法显与晋宋之际的求法活动
第六章 北朝佛教
第一节 北朝时期佛教的输入
第二节 北朝官方对佛教态度的演变
第三节 北朝时期佛教在各阶层的传播
第四节 北朝佛教的社会化趋向
第五节 北朝佛教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涉
第六节 北朝时期的佛教文化
第七章 南朝佛教
第一节 域外佛教向南朝的输入
第二节 南朝的政教关系
第三节 梁武帝主导下的佛教变革
第四节 南朝佛教在各阶层的传播
第五节 南朝的三教关系
第六节 南朝的佛教文化
第七节 南朝佛教事务管理和社会化发展
第八章 佛教的南北交流与广泛传播
第一节 南北方的政治关系与文化交往
第二节 南北方佛教的交往与不同发展趋向
第三节 佛教义学的兴起及其传播
第四节 佛教信仰的兴起与传播
参考文献
后记
世界佛教通史(第三卷)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魏道儒。
得书感谢您对《世界佛教通史(第三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