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

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莱布尼茨实践哲学: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公式,阐述自由概念,建立三大分支学科。

内容简介

《实践哲学文集》为编译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的翻译与研究”的一项阶段性重要成果,列为《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在西方哲学史上,虽然如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所说,毕达哥拉斯“第一个”讲“道德”和“实践哲学”,但由于他把“道德”或“实践哲学”“还原为数”,从而并未真正建立起“道德理论”或“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虽然建立起了以“伦理学”和“政治学”为基本内容的“实践科学”或“实践哲学”,但他却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理论哲学”高于“实践哲学”的理论公式。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莱布尼茨的一项重要功绩即在于他首次向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公式发出挑战,不仅提出了“实践哲学高于和重于理论哲学”、理论哲学只不过是实践哲学的“引论”的原理,而且从“理性”“自发性”和“偶然性”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角度对其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做了相当细致和深入的阐述,对其实践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做了高屋建瓴的说明。莱布尼茨的实践哲学思想是西方实践哲学史上的一块重要高地。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编译者前言

一、莱布尼茨哲学研究中的“变脸术”

二、实践哲学的学科定位:对传统哲学模式的根本颠覆

三、实践哲学的中心范畴——自由

四、实践哲学的第一原则——自然法

五、莱布尼茨的道德哲学

六、莱布尼茨的政治哲学

七、莱布尼茨的法哲学

八、结语

法学学习及教育的新方法

自然法原理

论德意志王权的至上性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作为上帝影像的国君的肖像

主权权力与臣民是否有权反抗君主问题

论法与正义的概念

论善意开明人士

论作为幸福科学的智慧

论作为维系社会之法的自然法

各种社会或共同体的分类

论幸福

伦理学的定义、假设与论点

定义

我们将在别处对这一个假设予以推证 (Hypothesia alibi demonstrate)

论点

关于人的自由与恶的起源的对话

爱乃灵魂的行为或活动状态

澄清对纯粹之爱的误解

论命运之谜及其谜底

从他者的视角看政治

政治学的目标、混合政体与自由

正义无非是对他人的仁爱

对正义公共概念的反思

对普芬道夫原则的看法

评1711年出版的三卷本《论人、风俗、意见与时代等之特征》

关于新型展览的奇思异想

新的建议

论发现科学的新计划

为整个人类幸福而工作

编译者后记

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是166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莱布尼茨。

得书感谢您对《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电子书
本书作者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
哲学导论 电子书
本书是张世英先生所著的入门经典读物。
哲学入门 电子书
本教材不囿于某一国别、派别、部门的哲学,以尽量公正的态度面对和探究人类的哲学智慧,由浅入深地导引学生从“宫墙外望”到“初识门庭”,生成关于哲学世界的基本图景,使学生在进入哲学之门之时形成对哲学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的哲学、人文素养,促进理论思维训练;初步领略哲学风采和精华,逐渐感悟智慧的人生境界。教材在探讨哲学的诞生、哲学与智慧、哲学与时代,哲学与思维、哲学与文明、哲学与民族、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派别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4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4辑。
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第2辑) 电子书
国内首份以评论为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集刊,由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本册是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