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制造的脆弱性

人为制造的脆弱性: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的政治根源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深入分析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到底源自何处。

内容简介

为什么有的国家银行体系非常容易发生危机,而有的国家非常稳定?比如美国自1840年以来银行体系发生了12次危机,而加拿大却从未发生过危机;墨西哥和巴西等国家的银行体系,不仅危机频发,而且向居民和其他部门提供的贷款也极少。《人为制造的脆弱性(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的政治根源)》通过对美国、英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巴西等国政治和银行史的分析认为,银行业危机和信贷稀缺并非由非预见的偶发事件造成。相反,这些波动源自政客、银行家、银行股东、存款人以及纳税人之间的博弈。而银行体系能不能稳定,取决于制衡这些参与者的政治制度。因此,银行监管必须考虑政治因素。作者查尔斯·凯罗米里斯、史蒂芬·哈伯通过将政治史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政客、银行家以及其他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深入分析了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到底源自何处,为我们了解金融系统的运行机制,减少金融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提供了极为有益且独特的视角。

作者简介

查尔斯·凯罗米里斯,哥伦比亚商学院研究生院金融制度教授;斯蒂芬·哈勃,斯坦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和胡佛研究员高级研究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比较译丛”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没有国家,无以成银行;没有银行,无以成国家

第一章 如果稳健高效的银行是如此美妙的主意,为什么这样的银行如此稀少?

银行业危机的非随机分布

银行服务不足经济体的非随机分布

有多少高效和稳定的银行体系?

为什么功能失衡的银行体系普遍存在

人为制造的脆弱性

本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本书不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原因

第二章 银行交易博弈

银行业的基础

银行业面临的三大财产权挑战

利益冲突中的政府

金融财产权的政治逻辑

威权政体

民主政治

关于国家及其银行:从静态比较到动态概念

第三章 征服和生存的工具

“现代世界”的起源

主权债务合约的创新

股份制公司

特许银行和主权债务

汇票、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

特许银行——金融创新的核心

商业银行、民主和工业化

政府特许新实体:中央银行和特殊目的银行

伙伴关系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第四章 有负担的特权

光荣革命和“银行交易博弈”

作为垄断性政府融资机构的英格兰银行

工业革命时期的金融“抑制”

让他们品尝通胀之果:英格兰银行和拿破仑战争

英格兰与苏格兰银行业的对比

第五章 银行和民主

不列颠治世的挑战

打破英格兰银行的垄断

不再是政府的垄断银行,而是最后贷款人

最后贷款人“严厉的爱”

大型商业银行的发展

20世纪的战争、帝国和选举权扩大

第二次三十年战争

1945—1970年受限制的银行业

监管套利、公众批评与1971年竞争和信用信贷管控改革

麻烦的20世纪70年代

撒切尔夫人和英国金融“大爆炸”

2007—2009年危机和银行业的未来

第二部分 银行家和民粹主义者联盟的代价:美国与加拿大的比较

第六章 民粹主义的滞碍

农业民粹主义者和单体银行家联盟的殖民渊源

殖民银行,殖民之痛

“全国性银行”的开端

联邦主义与美国早期的银行特许

美国内部人银行体系的崩溃

南北差异:分支网络、清算所和存款保险

国内战争与全国和各州双层银行特许体系的建立

极不稳定的银行体系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

大萧条、《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存款保险

一个时代的终结:民粹主义者和单体银行家联盟的消亡

银行业整合

第七章 美国银行体系的新交易

问题的核心

挥之不去的政治影响

为什么通过银行体系实施收入再分配?

超级银行的兴起

通往地狱之路由善意铺就

民粹主义的丰收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政府支持企业的兴起

事与愿违

克林顿第三条道路的回归

为什么不反对?

高层盟友

全美金融公司及其伙伴

泡沫破裂之前的住房金融市场状况

结论

第八章 杠杆效应、监管失败和次贷危机

监管失败

在车轮下酣睡

火上浇油

为什么并非所有银行都选择冒险?

《多德—弗兰克法》的救赎?

结论

第九章 持久的合作伙伴

加拿大银行体系的政治根源

寻求持久的交易

联邦集权下的集中银行业

初始条件导致的深远影响

挑战与回击

持续的兼并

对持久博弈的修正:大萧条及其之后

是否有黑暗的一面?

结论

第三部分 威权主义、民主转型和银行交易博弈

第十章 墨西哥

失去的19世纪

稳定威权下的裙带银行体系

1897年《通用银行法》

并非一切如意

分崩离析:墨西哥革命

无力回天

1924—1925年会议

革命制度党完美威权统治下的银行业

革命制度党和银行

第十一章 当威权终结

脆弱的交易

如何出售新窃取的银行?

1995—1996年银行危机:对革命制度党威权统治的致命一击

民主化和新银政伙伴关系的建立

第十二章 通货膨胀机器

漫长的孕育

通货膨胀税的萌芽

新世界的君主:唐·佩德罗一世时期的通货膨胀税

保守无为的国家

无为政府,无为银行

第十三章 巴西通货膨胀税的民主化结果

再见,奴隶制;你好,信贷宽松

再见,君主统治;你好,金融诈骗

旧共和:以不变应万变

通货膨胀税再现:第四巴西银行

从旧君主到旧共和

威权民粹主义下的银行业政策

规避通货膨胀税的恶性循环

军事威权统治下的银行业与通货膨胀

民主回归与通货膨胀税银行业的终结

国有银行私有化

总有例外

银行与政治的双向道

第四部分 超越结构化陈述

第十四章 其他国家的案例

陈述并确定原因

一些简单的跨国统计证据

超越简单的二元关系

银行业的政府安全网

是,但怎么解释中国?

结论

第十五章 现实对理论的挑战

银行危机的经济学理论

银行业集中度与稳定间关系的观点

非历史的推理

自由乌托邦主义观点

威权主义相关观点

民粹主义相关观点

联邦主义相关观点

党派互责的观点

监管改革相关观点

改革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编后记

人为制造的脆弱性是2015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作者[美]查尔斯·凯罗米里斯。

得书感谢您对《人为制造的脆弱性》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高信用社会:信托与信用制度 电子书
作者在海外金融机构从业多年,在国内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中信集团都有多年的工作经历,经验丰富,对金融行业的理解也非常深入。 以故事的方式呈现内容,使深奥的金融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即使没有金融背景知识的人也能从中理解信用与信托的本质。
股市投资交易心理学 电子书
股市交易的恶性循环: 股价下跌→迅速改变交易决策,产生“卖压”→新的“卖压”促使股市进一步下跌 股票亏损→不愿面对实际损失,长期持有→采用更激进的投资策略→造成更大的亏损 主要的恶因是非理性交易心理! 《股市投资交易心理学》构建了聪明的投资者的画像,帮助投资者建立理性的交易心智和稳定的交易情绪。 (1)塑造交易赢家的心理模式 客观认识自己 设定交易目标,设定心理期望值 排除非理性的交易认知 控制交易情绪,消除偏见 (2)纠正认知偏差,管理交易情绪 避免过度自信、频繁的交易 摆脱后悔情绪与过往的投资经历 化解消极的投资情绪 (3)理性交易心理与交易技术策略有机结合 确立交易信念,找到更好的投资组合 建立稳固的资金管理,有效应对投资风险 升级交易系统,实施精准的交易 系统解读成功投资心法,帮助投资者纠正心理偏差,建立聪明投资者的心智模型,应用管理交易情绪的有效方案,在股市中获得长期受益。(附带股市交易实用手账) 事例 分析 指导 总结,准确抓住投资者的心理行为 帮投资者找出隐蔽错误,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张云峰|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 伏淘|金榜基金总裁,原天弘创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天弘基金)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吴军|深圳久久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联袂推荐
世界史就是一部货币史 电子书
90个世界货币史上扣人心弦的惊心动魄故事,剖析帝国背后货币战争隐情。
富人的逻辑 电子书
本书基于学术性的财富研究,告诉你如何成为有钱人,哪些相关因素决定着财富拥有上的成败。
中国创投简史 电子书
《中国创投简史》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创投产业发展历程,回顾了各个时代中的代表人物、著名投资机构以及他们所创下的一个个投资奇迹。从熊晓鸽、沈南鹏等风险投资人的成长经历中,从阿里、腾讯、百度、京东等一代代科技企业巨头的诞生与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投资的力量、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科技创造伟大财富的神奇过程。此外,本书还附有2001年至2015年中国股权投资排名榜单。对于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