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聚焦区域国别研究,国际关系领域。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国际政治研究》杂志编辑部系列专访文章构成的访谈记录文集,由王逸舟、张小明、赵梅、庄俊举主编,主要收录了20篇对国内著名国际关系、国际政治领域的学者、专家等的访谈记录,本书收录了包括区域与国际研究:关于历史和“原理”的思考、中国的美国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的源起、现状与前景、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中东欧研究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大数据国际关系研究、我国拉丁美洲研究学科现状与未来发展等十篇访谈。
作者简介
作者王逸舟,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著有《当代国际政治析论》《西方国际政治学》《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中国外交新高地》等。迄今为止到过四十多个国家作学术访问及客座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扎扎实实做学问——《国关十人谈》小序
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历程、趋势和方向——任晓教授访谈
一、 世界的区域国别研究与我国的发展现状
二、 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辨析
三、 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前瞻
区域和国际研究:关于历史和“原理”的思考——牛可副教授访谈
一、 “必也正名乎”
二、 对外研究和对内研究的二分向度:区域和国际研究的基本机理
三、 东方学和区域研究:区域研究的美国特性和世界性意义
四、 “冷战社会科学”叙事与区域研究的学术史
五、 “史前史”中的智识和文化根源
六、 美国区域研究的供养体制和基本制度位置
七、 区域研究的智识和文化特性
八、 美国区域和国际研究的组织
中国的美国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朱文莉教授访谈
一、 中国的美国研究发展历程
二、 21世纪中国的美国研究热点
三、 中国的美国研究特色
四、 中国的美国研究未来的发展路径
中国的日本研究:历史、现状与展望——初晓波教授访谈
一、 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的日本研究
二、 当代中国的日本研究
三、 中国日本研究的前景
21世纪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发展——赵晨研究员访谈
一、 欧洲政治研究的范畴和特点
二、 21世纪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
三、 中国的欧洲政治研究的特色和不足
四、 整体评估及发展展望
中东欧研究的历史演变、特征及发展趋势——孔寒冰教授访谈
一、 中东欧的区域历史演变和特征
二、 国外对冷战时期东欧的学术研究
三、 中国对冷战时期东欧的学术研究
四、 对东欧剧变的相关研究
五、 对东欧转型研究的成就及其特点
六、 2012年以后国内外对中东欧研究的状况
七、 中东欧研究的前景
21世纪以来中国的中亚研究:进展与不足——孙壮志研究员访谈
一、 中国的中亚研究状况
二、 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的进展
三、 我国中亚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四、 中国的中亚研究的发展前景
中国拉丁美洲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江时学教授访谈
一、 中国拉美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二、 国外的拉美研究概况
三、 中国拉美研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 中国拉美研究的发展前景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历史、现实与未来——陈晓晨研究员访谈
一、 太平洋岛国研究的背景与整体概况
二、 中国太平洋岛国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一)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萌芽阶段(2000—2005年)
(二)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奠基阶段(2006—2014年)
(三)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发展阶段(2015年至今)
三、 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的特点和不足
四、 积极推进中国的太平洋岛国研究
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的源起、现状与前景——孙吉胜教授访谈
一、 国际政治语言学的源起
二、 国际政治语言学的研究现状
三、 国际政治语言学研究的前景
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是20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赵梅。
得书感谢您对《区域国别研究:历史、理论与方法》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