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探讨国际合作的一部经典的学术作品。

内容简介

无状态下的合作是怎样出现的?如何创造条件以促进合作?这两个问题在当今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以及建构主义中有着不同的答案,分析路径也各异。

但是从目前研究现状看,三大主流学派关于无状态下合作问题的研究,依旧没有超出肯尼思·奥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三个纬度的分析框架。

该论文集中肯尼思·奥耶首先借用博弈论,从支付结构(行为体偏好问题),未来影响(行为体博弈或互动次数问题)以及行为体数目三个环境维度,设立分析模型,综合分析无状态下合作怎样产生以及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合作产生的问题;其次,将该分析框架引入经济和安全问题的历史案例中,寻找和分析案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求加深对国际合作的理解,并提出无状态下实现合作的战略和制度。

作者简介

作者肯尼思·奥耶,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新兴技术项目主任,曾任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以及科技政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作者简介

第一部分 理论与方法

解释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假说与战略

一、导言

二、报偿结构:共有偏好与冲突偏好

三、未来的影响:单轮博弈与重复博弈

四、参与者数目:两人博弈与多人博弈

五、结论

国际政治的博弈理论

一、作为一种国际政治理论的博弈论

二、运用博弈论建设国际关系理论

三、国际政治的情境与博弈模型

四、结论:博弈论与国际合作

第二部分 在安全事务中的应用

从均势到协调:国际安全合作研究

一、均势的假定与协调

二、协调体系和安全困境

三、结论

1914年,合作为何失败?

一、1914年以前欧洲的错误知觉

二、错误知觉和1914年不合作政策的原因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避免吗?

军备竞赛与合作

一、导言

二、军备竞赛、完美信息与合作

三、不确定性的来源:信息与控制的问题

四、结论

第三部分 在经济事务中的应用

贸易战:英国—汉萨、法国—意大利和霍利—斯穆特冲突的比较研究

一、导言

二、博弈论的变量

三、英国—汉萨贸易战,1300—1700年:重复不合作的个案

四、1887—1898年的法国—意大利关税战:非对称报偿的合作

五、霍利—斯穆特贸易战:公共物品博弈中的大数目合作

六、结论

英镑—美元—法郎三角:货币外交1927—1937年

一、导言

二、从合作到冲突:1929—1933年

三、从冲突到合作:1934—1937年

四、结论

银行家的困境:主权债务重新安排中的私人合作

一、导言

二、组织债务重新安排:大银行的关键作用

三、批准重新安排:小银行的角色

四、私人合作的限制与制度安排的演化

第四部分 结论与启示

无政府状态下合作的达成:战略与制度

一、结构对合作的影响

二、互动的情境

三、结论

译后记

编者简介

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是202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肯尼思·奥耶。

得书感谢您对《无政府状态下的合作》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电子书
作为金砖国家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积极应对挑战,在金融合作机制建设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团队合作能力训练 电子书
教材按照团队建设顺序,从认识团队、培育团队、建设团队、创新团队四个模块入手,让学生在完成团队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贯穿忠诚合作的职业精神。在教材编写体系的设计上,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引导、能力训练、任务实训、课后评价、知识链接的体例,努力实现教材结构上严谨、内容上师生互动性强,并富有创新。
合作社理论 电子书
《马克思主义简明读本》系列丛书是专门为读者组织编写的一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通俗理论读物,本系列丛书紧紧围绕十八大精神,宣传马列主义、毛年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引导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理论和制度,引导读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中同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职场合作力 电子书
作为人才发展协会(ATD)软技能系列之一,《职场合作力》介绍了用以组建团队和提高团队合作力的能力模型。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团队合作的概念、重要性、实践方法,以及如何迎接团队合作领域常见的挑战。你将学会围绕明确而重要的目标来规划工作,这会激起团队成员的好奇心,在团队中构建起信任,同时培养解决团队冲突的能力,实现团队合作力的提升。
中外合作办学 电子书
本书从厘清概念开始,系统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协议与章程的起草及其质量保障等相关法律制度与实践问题,介绍了国外学位制度与跨境教育规治问题,明确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律责任和退出机制等。本书提出了“以法治精神助力教育国际化、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健康发展”的核心观点,坚持“问题意识”和“研究导向”,为办学实践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