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肖川博士以柔和率性的,且又不乏理性与睿慧光亮的话语娓娓道出教育的本义、教学的艺术和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共生价值。
内容简介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肖川继《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之后推出的又一本教育随笔集。收集在《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中的文章更加成熟、纯净、坦荡、平实,其中部分作品在《人民教育》的《肖川教育随笔》、《基础教育参考》的《肖川人文随笔》、《青年教师》的《肖川随笔》、《教师博览》的《肖川走笔》、《现代教育报》的《名家说书》、《中国教师》的《细语微澜》中发表,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肖川博士的文字优美、自然、含蕴丰、耐人寻味。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虽为随笔集,却并不缺乏学术专著的深沉与厚重,更有在轻灵与明快之间时时闪耀着的思想火花;无论是在性情之下的奔放之作,还是沉静思索后的细腻笔触,读来都耐人寻味。
作者简介
作者肖川,原名赵福顺。河北深县人。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8048部队战士,银川某机床厂工人、统计员,宁夏《朔方》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委员。1984年曾获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工作突出贡献奖。著有诗集《塞上春潮》《黑火炬》《与光同行》(合作)、《肖川歌词集》,抒情长诗《塞上的土地》《中年的船,没有港湾……》《垦荒者的后代》等。部分作品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等20余种选集。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
自序: 用一生写三本书
壹 教育的方向
1 教育的方向与方法
2 为幸福人生奠基
3 为自由社会培养人
4 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5 受过教育的人
6 素质教育的旨趣
7 质疑“学会做人”
8 充分发掘和彰显学校教育的力量
9 以改革的精神反思课程改革
贰 教育的真义
10 教育的隐喻
11 教育的精神元素
12 教育与时代精神
13 教育的存在形态
14 教育与信念
15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学
16 课程的意味
17 课程改革的意义
18 体育的价值
19 自由选课:人性化的制度设计
叁 教学的智慧
20 信息、知识、经验与智慧
21 教学与交往
22 教学中交往的价值
23 开放的课堂
24 “建构知识”之意含
25 “学贵有疑”的精髓
26 想·思考·研究
27 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28 主体参与:自主学习的要义
29 对历史教学的建议
肆 教师的解放
30 教师的解放
31 祝福教师
32 名师不可仿
33 教师的五项修炼
34 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
35 培植教师的课程意识
36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
37 教师成长的策略
38 写作与教学
39 成为有思想的教师
伍 文明的星空
40 我心中的毛泽东情结
41 学者的品格
42 我们为何如此平庸
43 警惕人类学上的退化
44 我所认识的张文质
45 如何培育民族精神
46 关于“革命”的断想
47 为“考研热”叫好
48 大学与中小学
49 领导与管理
50 前方的路
51 遏制“能者多捞”
陆 语言的世界
52 词林偶拾
53 文本与阐释
54 写作的意义
55 为学不易
56 学问与人生
57 “真实”遮蔽的真实
58 “忍”的背后
59 为教师而写作
60 作家与教授
61 思想与学术
62 一本让我感到羞愧的书
柒 心灵的阳光
63 人比月光更好
64 成功的诠释
65 幸福的意蕴
66 浪漫就是真心的爱
67 感悟人生
68 写给校长:成为卓越的领导者
69 杂感
70 幸福生活的有与无
71 身外之物与身内之物
72 歌唱是心灵的阳光
73 细节的记忆
74 给青年学生的忠告
捌 自由的言说
75 我庆幸我是一介平民
76 我所期盼的未来
77 非典时期的日记
78 以公民的名义
79 片面之辞
80 一声叹息
81 同事之间
82 大学的真相与真义
83 说三道四
84 何以浮躁
85 学风与制度建设
玖 书的芳香
86 书的芳香
87 读书之乐
88 在期待之中
89 课程改革:需要理论导航
90 伟大心灵的成长历程
91 为儿童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92 让精神的旗帜在校园猎猎飘扬
93 名师带给我们的启示
94 辞书可读
95 大胆作文,谨慎出书
跋 想大问题写小文章
附录
作者主要著作
作者学术演讲主题
教育的智慧与真情是2005年由岳麓书社出版,作者肖川。
得书感谢您对《教育的智慧与真情》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