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文学批评大家哈罗德·布鲁姆对众多“强力诗人”及其作品的精彩点评,以另类视角探讨西方“史诗”传统。
内容简介
布鲁姆将对抗性的英雄气概作为“史诗”作品的核心特征,突破了传统文体的分类规范,将世界文学中诸多具有史诗气质的作品都纳入本书的整体批评框架之中,既有《伊利亚特》《奥德赛》《贝奥武甫》等传统史诗,又有《坎特伯雷故事集》《失乐园》《荒原》等充满英雄气概的经典长诗,还包括《白鲸》《战争与和平》《尤利西斯》这类立意宏大的散文体作品,以及来自东方的《源氏物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以及对作家之间关系的梳理,布鲁姆提炼出了一种颇为独特的史诗传统,即后辈作家与前辈作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通过文本展开对抗性竞争、摆脱“影响的焦虑”并开创自我风格的进程。
作者简介
作者哈罗德·布鲁姆,20世纪文学批评领军人物,“耶鲁学派”主要代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诗歌批评、理论批评和宗教批评三大方面。因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批评家”。著有《西方正典》《影响的焦虑》《误解之图》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导言
《创世记》和《出埃及记》
一
二
荷马 (约公元前8世纪)
一、《伊利亚特》
二、《奥德赛》
维吉尔 (约公元前84—前54)
一
二
三、《埃涅阿斯纪》
《贝奥武甫》 (约700—750)
紫式部 (978—1014)
但丁·阿利基埃里 (1265—1321)
一
二、《神曲》
杰弗里·乔叟 (1343—1400)
一
二、《坎特伯雷故事集》
埃德蒙·斯宾塞 (约1552—1599)
一
二
三
四
五
约翰·弥尔顿 (1608—1674)
一
二、《失乐园》
威廉·华兹华斯 (1770—1850)
一
二、《序曲》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1772—1834)
一
二
三、《老水手行》
赫尔曼·梅尔维尔 (1819—1891)
《白鲸》
沃尔特·惠特曼 (1819—1892)
一
二、《我自己的歌》
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
《战争与和平》
马塞尔·普鲁斯特 (1871—1922)
《追忆似水年华》
托马斯·曼 (1875—1955)
一
二
三
四、《魔山》
詹姆斯·乔伊斯 (1882—1941)
一
二、《尤利西斯》
艾略特 (1888—1965)
一
二
三
四
五
六、《荒原》
哈特·克莱恩 (1899—1932)
一
二、《桥》
延伸阅读
注释
史诗(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是2016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哈罗德·布鲁姆。
得书感谢您对《史诗(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