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杂记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繁体竖排)

西京杂记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繁体竖排)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西京杂记》共有六卷,一般认为是东晋葛洪所撰。就内容来说,该书是一部杂抄西汉故实和逸闻轶事之书,所记上及帝王将相,下及士农工商,涉及典制礼仪、天文地理、草木虫鱼、奇珍异宝、民俗风情、诗赋词曲、文论书函、秘闻趣事等,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此次校注,以明孔天胤刻本为底本,重点疏通疑难字词、阐述名物掌故、解释职官制度等,为读者研读破除障碍。

作者简介

葛洪(284-364),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肘后方》《抱朴子》《西京杂记》等。

周天游,生于1944年,曾任西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图书馆馆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等,编著、整理有《八家后汉书辑注》《后汉纪校注》《汉官六种》《秦汉史研究概要》《古代复仇面面观》等。

章节目录

前言

卷第一

萧相国营未央宫

武帝作昆明池

八月饮酎

止雨如祷雨

天子笔

天子玉几

吉光裘

戚夫人歌舞

彄环

鱼藻宫

缢杀如意

乐游苑

太液池

终南山草树

高祖斩蛇剑

七夕穿针开襟楼

身毒国宝镜

霍显为淳于衍起第赠金

旌旗飞天堕井

弘成子文石

黄鹄歌

送葬用珠襦玉匣

三云殿

汉掖庭

……

卷第六

文木赋

广川王发古冢

魏襄王冢

哀王冢

魏王子且渠冢

袁盎冢

晋灵公冢

幽王冢

栾书冢

太液池五舟

孤树池

昆明池中船

玳瑁床

汉太史公

皇太子官

驰象论秋胡

附录一 版本序跋

晋葛洪西京杂记跋

明黄省曾西京杂记序

明孔天胤刻西京杂记序

明柯茂竹西京杂记序

明郭子章合刻秦汉图记叙

明毛晋西京杂记跋

清卢文弨新雕西京杂记缘起

清王谟西京杂记跋

王民顺辑刻秦汉图记本清

冯云唐跋

民国关中丛书本宋联奎等跋

附录二 书目著录及提要

隋书经籍志

旧唐书经籍志

新唐书艺文志

崇文总目

遂初堂书目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

宋史艺文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绛云楼书目

爱日精庐藏书志

善本书室藏书志

抱经楼藏书志

皕宋楼藏书志

孙氏祠堂书目

藏园群书经眼录

四库提要辨证

附录三 引用书目

西京杂记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繁体竖排)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

得书感谢您对《西京杂记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繁体竖排)》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埃及四千年珍宝 电子书
1.埃及四千年文明图鉴,古埃及文化的视觉盛宴 ·了解金字塔如何从传奇建筑师伊姆霍特普的阶梯式金字塔发展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 ·了解古埃及历史上的伟大英雄,例如纳尔迈国王、孟图霍特普二世和图特摩斯三世。他们统一国家并扩大疆界,建立起辉煌的埃及帝国。 ·了解古埃及的女性王室成员:“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至上权力,奈菲尔塔利的宏伟陵墓,以及“埃及艳后”的神秘死亡。 ·了解古埃及令人称奇的金银宝藏:赛特哈索尔尤内特公主的精美首饰,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的稀世珍宝,以及传奇之城塔尼斯的统治者普苏森尼斯的惊人财富。 2.作者权威,具备专业学历背景 本书作者为英国杜伦大学考古学和人类学博士,从2012年起任开罗美国大学出版社主管。他定期在杂志上发表关于埃及考古和历史的文章。著有《阿布辛拜尔和努比亚寺庙》(2019年)、《古埃及珠宝》(2020)等。 3.装帧精致,印刷精美,阅读体验好 大16开本设计,精装,采用特种纸张印刷,展示古埃及文明艺术之美。 4.亚马逊4.7星推荐 该书英文版上市后,在亚马逊网站评分为4.7,获得《亲爱精神》杂志、旅行网站、专业书评人、教育从业者的认可和推荐。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电子书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群众文化工作实务   群众文艺创作手册   社区公共文化服务   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文化馆(站)服务与管理   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聊聊酱酒 电子书
这是一本关于酱酒的普及类图书。本书的作者是茅台镇一位从事20多年酱酒研究和酒文化宣传的知名人士,他分成几个章节给读者讲述酱酒市场的状况和发展情况、酱酒工艺、酱酒文化、酱酒品牌推广、酱酒营销方式以及酱酒的品评和对未来发展的预测等。本书整体内容比较完整,条理清晰,语言通俗幽默,可读性强。
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 电子书
本书聚焦近代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在试图呈现中国百年历史景像的同时,力求通过社会文化史的脉络,揭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动因和时代特征,并从中寻求建构在历史事实基石上的理性认识,作者近四十年长期研究中国社会史,具有很深的学术造诣,不少论著在学术界影响深远,本书则致力于“整体史”意义上的融通,通过生动的个案研究与历史反思,解释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脉络,进而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中国近代史,对于学术界推动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也有示范意义,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女性与亲情文化.历史人类学小丛书 电子书
本书基于作者及其亲族长辈的亲身经验、经历,结合地方文献,探讨了较广泛地存在于湘东南一带的“讨鼓旗”习俗,分析其形成的历史人类学逻辑。并延伸探讨湘东南一带迥异于北方民歌《小白菜》流传地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女性对于不同类型子女(丈夫与前妻所生子女、本人与前夫所生子女)的亲情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人类学与历史文化地理理念,提出“亲情的地域类型”学术概念。这一概念可望在其他地域的同类研究中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