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以黄宗智在每年下半年开设面向全国高校相关学科在读生招生的“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研修班的理念与课程内容为基础,是一部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社会科学研究指南书。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为青年学生和高校青年教师提供一种研究进路上的借鉴,即黄宗智倡导的扎根于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全书包含19篇学员感悟,横跨8个专业;9名学者的研究经验总结与反思;黄宗智与周黎安2位教授的思想碰撞火花。由于每年黄宗智教授研修班的名额有限,很多有志于学术研究的青年学子无法亲身研习相关课程,因此这本书对广大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青年学生大有裨益。
作者简介
作者黄宗智,1940年生,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华盛顿大学博士,1966年始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校区(UCLA)历史系,1991年晋升“超级教授”(Professor,Above Scale),2004年荣休。先后担任中国研究中心创办主任(1986—1995年),Modern China(1975年至今)创刊编辑,《中国乡村研究》(2003年至今)与国际版Rural China(2010年至今)创刊编辑。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讲座教授。
主要著作有:《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英文版获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英文版获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超越左右:从实践历史探寻中国农村发展出路》《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经验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实践与理论:中国社会、经济与法律的历史与现实研究》《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实践与理论》。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言
导论
连接经验与理论:国内教学15年的回顾、总结与进一步思考
附录一 “社会、经济与法律:历史与理论”
附录二 青年学者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上编 研修班学员感悟
历史、法史
痛并快乐的日子
问学得师,书中结友
作为一种情感之旅的学术经历
回忆·收获·惜别
抱诚守真,深自砥砺
经验·理论·实践
法理、部门法
今方睹学问之难穷
探寻学术之“根”
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
经济学、乡村发展
授人以渔
读书的拐点、学术的起点
社会学、人类学
“心法”加“套路”:改变思维习性的学术之旅
学以致用
初学涂鸦
研修班的读、写、听、说
政治经济学
一种健康的学术心态
我的学术启蒙
建筑学
精确的阅读与真实的学术
政治学、哲学
有一种温暖叫做学术
中编 关于实践社会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新法律史”如何可能
历史社会法学视野下的中国法律与中国法学
“家产官僚制”与中国法律:马克斯·韦伯的遗产及其局限
再思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形式主义与实质主义之争
“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发展经验研究方法论
问题意识与学术研究:五十年的回顾
学术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非问题意识”
关于制约当代民族研究的若干问题的反思:迈向实践社会科学的视野
我们的问题意识:对美国的中国研究的反思
下编 黄宗智对话周黎安
重新思考“第三领域”:中国古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如何认识中国?
结语
建立前瞻性的实践社会科学:从实质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缺点谈起
附录
专著传统与中国学术:从首届“实践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最佳专著奖”谈起
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是2020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黄宗智。
得书感谢您对《实践社会科学研究指南》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