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

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刘人怀院士50周年教育风范,珍贵照片、感悟、生活趣事集锦。

内容简介

《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正值刘人怀院士从教50周年出版,展示了刘人怀院士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该文集收集了刘人怀院士从求学以来50多年100多幅珍贵的照片,有刘人怀院士花费大量时间撰写的从教50年感悟,以及刘人怀院士的朋友、同事、学生撰写的与刘人怀院士共同工作、学习的点点滴滴和生活趣事文章50余篇。刘人怀院士培养的几代学生在文集中还记录了他1963年至2013年50年间的辛勤耕耘和硕果累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插图

第三部分

从教五十年

庆贺文集

相识偶然 相知远长

院士范儿,刘院士style

师德昭彰 五十春秋

回忆和刘人怀老师一起的日子

启蒙导师刘人怀

道德文章是吾师

难忘教诲,感悟人生

到刘老师家蹭饭

奋斗不懈的楷模,诲人不倦的恩师

学业导师,人格楷模

与恩师有缘

宽容的魅力

亦师亦友 学术楷模

导师给予的教益

刘老师——我学术生涯的领路人

在刘人怀院士身边工作的日子

谆谆如父语 殷殷似友亲

亦师亦父师生缘

良师益友 斐然大家

十年师生情 仿佛一瞬间

恩师治校点滴

恩师教诲 春风化雨

和蔼可亲的良师益友

您的眼神

能做刘老师的学生是我的福气

厚德载物 润物细无声

恭贺刘校长从教五十周年

记刘人怀校长与我二三事

师缘 师忆 师恩

记我的导师刘人怀院士的几件小事

身为世范 为人师表

我的导师刘人怀教授

五十年耕耘,桃李满天下

刘人怀先生的治学精神与言传身教

我的导师刘人怀

刘人怀院士的人梯精神

从严治教 春风化雨

回忆与感恩

台籍同学学习的榜样与典范

我与刘老师一二事

金缕曲

山至高处人为峰

与刘院士的师生缘

读博期间的三件事

明湖岸边的那一声声教诲

平凡与伟大

我和导师

虚怀若谷,如沐春风

我与导师刘人怀院士

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

我的导师

暨南缘,恩师情

刘院士教导的三句话

化育群英五十载

穗台师生缘,千里一线牵

有教无类,海纳百川

创新之美

执着创新的大师 平易近人的长者

丹心著教育

我眼中的刘人怀院士:常青树

做刘人怀院士带领的优秀建筑学人

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生导师

二三事

言传身教,大家风范

刘人怀院士简历

刘人怀院士承担的科学研究项目

一、力学

二、管理学

刘人怀院士的主要学术和社会兼职

一、全国

二、省、市

三、学校、报刊

四、香港、澳门以及国外

刘人怀院士的主要获奖情况

刘人怀院士所指导的已毕业研究生信息

刘人怀院士主要论著目录

一、力学

二、管理学

编后语

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是2013年由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袁鸿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刘人怀院士从教五十周年庆贺文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胡适、胡怀琛诗学比较研究 电子书
新诗史上不太为人熟知的胡怀琛,曾与胡适一样对新诗进行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提倡和践行了不一样的白话诗学路径。他与胡适既有根本的分歧,又在历史的回声中时有相交融合。本书从语言、诗体、音节等方面对比研究胡适与胡怀琛的新诗创作、批评及理论,梳理与考察两者诗学的形成过程与不同命运,揭示出历史转折处新诗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并重估了胡怀琛在新旧诗转型期间对新诗所作贡献及其文学史意义。
刘茂林医案集 电子书
刘茂林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名中医评选评审专家,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特邀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审稿专家。通讲《金匮要略》30余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本书精选101则医案,症状记录完整,辨证思路详明,按语解析精当,充分展示了刘茂林先生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工作者有重
刘祖贻医案精华 电子书
本书精选其临证效案120则,内容涉及内、妇、儿、外等科,内容精练翔实,识证、断病、立法、处方、遣药丝丝入扣,以案说理,以案论医,其独具特色的脑病证治体系、杂病脾胃观、中医免疫学说、温病学说在书中均有体现,充分展示出刘老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刘氏小儿推拿传真 电子书
为体现知识的完整性,本书从小儿推拿须知、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小儿推拿诊法概要、小儿推拿辨证概要、刘氏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及手法操作、小儿常见病症刘氏小儿推拿治疗、小儿保健推拿等八个方面进行介绍。其重点介绍刘氏小儿推拿基本手法10种、常用复式操作法10种;刘氏小儿推拿常用穴部及手法操作74个,其中包括头面部穴位10个、上肢部穴位23个、下肢部穴位15个、胸腹部穴位12个、肩背腰骶部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