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采用注绘结合的方式,浪漫地将离骚展现在大家们面前。
内容简介
《离骚》是先秦时期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从内容上来说,《离骚》具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带有楚地早期神话体系的遗留。从东汉王逸开始,《离骚》被赋予了传记性与政治性的解读。直至清末,这种解读都是《离骚》阐释学的主流。
新文化运动以后,很多学者都尝试过将《离骚》从文言翻译成现代白话文,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姜亮夫、郭沫若、陆侃如的译本,近年的文怀沙、李山译本等。2012年,从药汀教授出版的《屈原赋辨译·离骚卷》更是对《离骚》的主旨、句义、字词重新作出了详细辨证并予以翻译。这些译本不仅将古文译为今人能懂的语言,更寄予了重新解读《离骚》的愿望。
在已经拥有如此多优秀译本的前提下,为何还要重译此书,原因有三:
首先,白话文也在发展,民国时期的白话译本,有些在今日已觉诘屈聱牙,不符合当代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阅读习惯。
其次,对经典而言,不同阐释思想会带来不同的语言表述。这版译本采纳了陈世骧先生在《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中对《离骚》“时间之焦虑”的主旨界定。
最后,《离骚》包含大量神话和历史人物,一般需要借助注释阅读。不习惯阅读注释的普通读者希望能从译文中直接读懂这些内容。
作者简介
杨永青 绘
杨永青(1928—2011),版画家、国画家、图书插图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展览馆收藏。曾获全国少年儿童图书评奖美术一等奖、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及中国出版署多种荣誉,获国务院妇女儿童协调委员会有突出贡献的儿童工作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及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奖章”等荣誉称号。
黄晓丹 注
黄晓丹,南开大学古代文学博士,加拿大McGill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师从叶嘉莹先生,现为江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是唐宋及清代诗词。主持的科研项目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读
离骚
后记
离骚是2019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战国)屈原著;杨永青绘;黄晓丹注。
得书感谢您对《离骚》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