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对“十二五”中期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总体评价与比较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竞争力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一体,充分运用数理分析、空间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及数学模型,对“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在宏观经济、产业结构、财政金融、生态环境、科技创新、区域协调、开放型经济等七个方面进行深度剖析,深入研究省域经济发展与省域综合竞争力的内在关系,为提升中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本书通过对不同省级区域的比较分析,深刻揭示中国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着力为增强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决策借鉴。

作者简介

编者李建平,曾任福建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副主任、主任,经济法律学院院长,副校长、校长。现任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特色重点建设学科与福建省重点建设学科理论经济学的学科负责人。兼任福建省人民政府经济顾问、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发展史、《资本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学方法论、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写、主编学术著作、教材60多部。科研成果获得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八次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次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理论文章奖,其专著《<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获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颁发的第七届“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学杰出成果奖”。他是福建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杰出人民教师。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辅文

中国省域竞争力蓝皮书编委会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前言

BⅠ 总报告

B.1 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评价报告

一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评价

二 全国各省、市、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区域分布

三 全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四 全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五 全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评价分析

六 全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评价分析

七 全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评价分析

八 全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评价分析

九 全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评价分析

十 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分析

十一 全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评价分析

十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十三 提升全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路径、方法和对策

BⅡ 分报告

B.2 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2 北京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3 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2 天津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4 3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3.2 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5 4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4.1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4.2 山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6 5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5.1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5.2 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7 6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6.1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6.2 辽宁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8 7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7.1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7.2 吉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9 8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8.1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8.2 黑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0 9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9.1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9.2 上海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1 10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0.1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0.2 江苏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2 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1.1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1.2 浙江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3 1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2.1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2.2 安徽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4 13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3.1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3.2 福建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5 14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4.1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4.2 江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6 15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5.1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5.2 山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7 16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6.1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6.2 河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8 17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7.1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7.2 湖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19 18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8.1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8.2 湖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0 19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19.1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19.2 广东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1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0.2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2 2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1.1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1.2 海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3 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2.1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2.2 重庆市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4 23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3.1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3.2 四川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5 24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4.1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4.2 贵州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6 25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5.1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5.2 云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7 26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6.1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6.2 西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8 27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7.1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7.2 陕西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29 28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8.1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8.2 甘肃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30 29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29.1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29.2 青海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31 30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0.1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30.2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32 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报告

3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总体分析

31.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综合竞争力各级指标具体分析

BⅢ 专题分析报告

B.33 专题报告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一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经济增长的特点及趋势

B.34 专题报告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升级状况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展望

B.35 专题报告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状况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的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取得的成就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财政金融发展的趋势展望

B.36 专题报告四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成效

一 国内外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效分析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加快促进全国各省、市、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B.37 专题报告五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情况

一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背景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成效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 推动全国各省、市、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路径探讨

B.38 专题报告六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一 “十二五”中期国内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

三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四 未来全国各省、市、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趋势展望

B.39 专题报告七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

一 中国制定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分析

二 “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

三 “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BⅣ 附录

B.40 附录一 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B.41 附录二 2012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一 2012年中国省域宏观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二 2012年中国省域产业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三 2012年中国省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四 2012年中国省域财政金融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五 2012年中国省域知识经济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六 2012年中国省域发展环境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七 2012年中国省域政府作用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八 2012年中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九 2012年中国省域统筹协调竞争力及三级指标得分和排名情况

十 2011年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二级指标得分和排名

B.42 附录三 2012年中国31个省、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

B.43 参考文献

B.44 后记

法律声明

“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是2014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建平 主编。

得书感谢您对《“十二五”中期中国省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发展报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在航空枢纽建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航空都市建设以及民生事业、体制机制、通用航空等常规内容部分,仍延续了上一年报告的基本结构,但进展叙述更为详尽和充实,对问题的探讨也更为深入。同时,增加了航空经济与自贸区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国内航空经济发展比较等内容,拓宽了报告覆盖面。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2018) 电子书
本报告在航空枢纽建设、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航空都市建设以及民生建设、通用航空、国内航空经济发展比较等部分,仍延续了上一年报告的基本结构,但每一部分都拓展了一些前沿性的研究内容,同时增加了国家中心城市、“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等新元素。
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6) 电子书
本书围绕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这个主轴,就经济竞争力、社会保障建设、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等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结了中原经济区2016年的发展状况,展望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言。
中原经济区竞争力报告(2017) 电子书
本书围绕传统平原农区工业化与经济社会转型的这个主轴,就经济竞争力、社会保障建设、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等构建了一套评估指标体系,并分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总结了中原经济区2017年的发展状况,展望其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言。
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13~2015) 电子书
本书对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效果、园区循环化改造进展、循环型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首次对我国国家层面物质流分析进行了理论方法探讨及应用实践;选择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重、难度高的重点产业,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形势、现状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评价,并针对各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重点关注我国再生资源领域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废钢铁、废旧塑料、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和再制造领域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