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田野中国)

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田野中国)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从社会学视角,探究中国社会转型加速期背景下特定时空中,环境政策基层执行的过程。

内容简介

退耕还林是中国历史上投资最大、覆盖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政府性生态恢复工程。如何深入了解政策执行“最后一公里”的表现?如何从自下而上视角客观评估政策实效?本书通过对一个村庄的参与式观察以及对县乡政府和村委会干部的深度访谈,呈现了退耕还林政策的基层实践过程,可使人们对转型期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有全面的了解,更可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政策执行过程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钟兴菊,1985年9月生,重庆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环境社会学、社会政策及社会工作研究,在《公共管理学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地质大学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基金、民政部、重庆市、中央高校重庆大学专项科研等多项课题。

目录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 导论

一 东溪村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概况

二 退耕还林政策及环境政策基层执行研究回顾

三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个案研究

二 调查点的选择与进入

三 资料收集与运用

四 研究效度评估

五 分析框架

第三章 理论视角与核心概念

一 分析视角与理论资源

二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章 乡镇政府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过程与实践逻辑

一 退耕还林政策的文本规定

二 乡镇政府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过程

三 乡镇政府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特点

四 乡镇政府环境政策变通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五 乡镇政府环境政策基层实践逻辑:以任务为中心的压力实践

六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村委会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过程与实践逻辑

一 村委会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解读与宣传

二 村委会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执行过程

三 村委会执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特点

四 村委会环境政策变通执行过程的影响因素

五 村委会环境政策执行逻辑:以地方性知识为基础的双重话语实践

六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村民的退耕还林政策执行过程与实践逻辑

一 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的解读与反应

二 村民在退耕还林政策中的实践行动

三 退耕还林政策约束下村民生计策略的导向

四 村民对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行动特点

五 村民环境政策执行逻辑:以生计为本的福利最大化追求

六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一 研究总结

二 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历程(1998~2013年)

附录2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发展历程(1999~2010年)

附录3 东溪村60年来主要历史事件梳理(1953~2013年)

附录4 收集文本资料目录

后记

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田野中国)是2018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钟兴菊。

得书感谢您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地方实践(田野中国)》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中国研究(总第24期)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总第24期。
公共管理评论(2018年第1期)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8年第1期。
SustainableDevelopmentinEastAsiaCountries 电子书
本书针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合作所面临的问题给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改革在途: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及其扩散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转型为背景,考察人口流动和城镇地域扩张对地方政府农村社会治理机制创新行为产生的影响。
文化研究(第31辑) 电子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17年冬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