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带领我们“重读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内容简介

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了解马克思的生平和事业,理解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懂得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与意义,我们才能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信念和追求。本书对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等方面进行论述。

作者简介

作者孙正聿,哲学博士,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1992)、《崇高的位置》(1997)、《哲学通论》(1998)、《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2孙正聿,1946年11月生。哲学博士,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出版《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1992)、《崇高的位置》(1997)、《哲学通论》(1998)、《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2002)、《思想中的时代》(2004)和《孙正聿哲学文集》(2007)等著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01,200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5,1998,2006)、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999)和中华优秀出版物提名奖(2009)。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首届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所著《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入选2010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走进马克思

一、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一)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谈起

(二)作为“革命家”和“思想家”的马克思

(三)马克思的“三大批判”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

(四)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当代意义

(五)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二、马克思与我们的人生观

(一)生活:人的生命活动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历史:人的发展方式

(四)发展:生命演化的自我超越

(五)幸福:人的需要和追求

(六)人生观:关于人生的根本观点

三、马克思与我们的历史观

(一)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二)人的历史活动与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历史与“文化的水库”

(四)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1.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以“历史”作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

2.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生活决定意识”为核心理念的世界观

3.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历史的内涵逻辑”为内容的世界观

4.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人类解放为其价值诉求的世界观

5.以“历史”为解释原则的世界观,是以“改变世界”为其理论指向的世界观

四、马克思与我们的时代观

(一)“时代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华”

(二)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时代精神

(三)“现代化”与“现代性”的反省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五、马克思与我们的科学观

(一)从科学与常识、哲学的关系看科学

(二)科学活动的基础

(三)科学研究的成果

(四)科学发展的逻辑

(五)时代的科学精神

(六)科学的社会功能

六、马克思与我们的宗教观

(一)宗教的根源:人的无法忍受

(二)宗教的本质:人的自我异化

(三)宗教的悖论:人的精神焦虑

(四)宗教的反思:超越人的自我异化

七、马克思与我们的文明观

(一)对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理论自觉

(二)对当代社会思潮的理论自觉

(三)对当代哲学思潮的理论自觉

(四)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哲学理念创新

八、马克思与我们的理想观

(一)人类解放:马克思的社会理想

(二)解放的旨趣:理想之维的承诺

(三)解放的历程:现实道路的探索

(四)解放的尺度:反观历史的根据

(五)解放思想与变革世界观

1.变革脱离实际的世界观

2.变革禁锢思想的思想前提

3.变革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

(六)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

后记

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是201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正聿。

得书感谢您对《马克思与我们(“走近马克思”小丛书)》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迎候马克思 电子书
本书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集思想性和可读性、学术性和普及性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当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基本特点。
启蒙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电子书
本书旨在探讨启蒙运动及其后果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理论运动之间的关系,并且在现代性语境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再阐释。第一部分通过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的启蒙实践对启蒙精神的确立,以笛卡尔、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启蒙理性构造传统的奠基,分析理性主义是怎样取得统治地位的。第二部分分析了马克思及其后继者对启蒙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自身限制必然会导致这些成熟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的再一次否定,而这恰恰应当是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4)(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电子书
收录2014年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领域里具有代表性的原创论文二十余篇。
马克思的社会学 电子书
本书讨论了马克思的思想尤其是马克思的社会学思想,为当前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 电子书
马克思学是关于马克思生平事业、著作版本和思想理论的研究,其考据研究和文本解读研究以及取得的理论成果对当代马克思哲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