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从中国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明背后的价值思想脉络及其与现代法学的转轨对接途径。
内容简介
《汉语法学论纲》一书,从中国文化命意的深度和高度,怀揣着家国情怀的现实和忧思,以学术的敏锐和严谨,挖掘了中国古代传统法律文明背后的价值思想脉络及其与现代法学的转轨对接途径。其中,“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一文,计12万字,全文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在1949年后的学术期刊界一次性发表的长文中尚属首例。具体说来,该书所谓“汉语法学”,以汉语作为表意工具,于中国历史的观照下,将中国人生和中国社会的法律生活当作基本对象,而将中国文明的人文忧思与价值关怀拥纳入怀,意在讲述一个民族文明转型和立国进程的法律史叙事,构成了它的政治立国的意义指南,也是赋予近代中国“立国、立宪、立教和立人”四位一体的政治建国进程以制度肉身的法意资源。经此作业,本书着意于现代中国政道与治道的法理表达,期期于探究一种基于深切历史感的华夏邦国政治,从而,为奠立现代中国文明的法制体系提供伦理—政治意识。
作者简介
作者许章润,男,1962年生,安徽庐江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法政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人民大学等校兼职教授或者讲席教授。先后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和墨尔本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治法律哲学与政治哲学,兼及思想史与宪政理论,尤其关注“中国问题”意义上舶来理念与固有生活调适过程中的法律方面,而念念于中国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的现代重构性阐释,汲汲于儒家优良传统的法律复活和中国之为一个大国的法律布局,追求法律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寻索学术的人道意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言 建设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
致谢
第一章 汉语法学论纲关于中国文明法律智慧的知识学、价值论和风格美学
第一节 源流
第二节 命意
第三节 学理内涵与文明品格
第四节 条件与特征
第五节 基本进路
第六节 知识、文化与政治
第二章 法学历史主义论纲命题、理论与抱负
第一节 历史主义与历史法学
第二节 法律的历史性
第三节 历史认识与法学认识
第四节 邦国政治与历史情怀
第三章 转型时段的历史意识关于历史法学及其中国情形的发生论说明,并以德国近代历史作为比较个案
第一节 转型时段历史必然登场
第二节 现代汉语法学的历史法学品格
第三节 法学原本就是历史法学
第四节 法律的历史意识与政治意识
第五节 汉语法学需要进一步运用和占有历史解释
附录
文献
汉语法学论纲是2014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许章润。
得书感谢您对《汉语法学论纲》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