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丝绸之路领域专家撰写的丝路研究前沿巨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分做五编,探讨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通过丝绸之路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

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另外,作者还利用考古、美术、文献材料,研究了西方物质文明和宗教文化如何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以及他们的传播者——粟特商人、于阗使者、景教徒,并以此为基础进而讨论了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的并存现象。

作者简介

作者荣新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唐研究》主编。著有《敦煌学十八讲》《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等著作。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未名中国史丛刊(第十种)

出版弁言

前言

第一编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与古代新疆

一、古代新疆是丝绸之路干线的必经之地

二、古代新疆提供了丝路贸易的场所

三、古代新疆是丝路文化融汇之地

四、古代新疆的兴衰与丝绸之路同命运

唐代安西都护府与丝绸之路

一、馆驿系统的建立

二、商业贸易的管理

丝绸之路上的北庭(公元7—10世纪)

中古中西交通史上的统万城

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

一、吐鲁番新出文书的有关记载

二、经过阚氏高昌的各国使者及其使命

三、往来高昌的使者经行的道路

四、总结

第二编 文化交流与互动

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朝的交融

一、引言

二、波斯与中国的交往及波斯人入华

三、在华波斯人

四、波斯与中国:两种文化在唐代的交融

五、结语

唐朝与黑衣大食关系史新证

前言

一、《杨良瑶神道碑》及有关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

二、唐朝遣使黑衣大食的背景和缘由

三、为何选择海路

四、南海祭波

五、出使往返的时间

六、经行路线

七、出使的成果及影响

敦煌文献所见晚唐五代宋初的中印文化交往

一、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人记录

二、东来巡礼的印度僧人记录

唐与新罗文化交往史证

八世纪的东亚外交形势和日中遣唐使交流

一、7世纪后半叶东亚形势与中日关系

二、“皇明远被,日本来庭”

三、“衔命远邦,驰骋上国”

从《井真成墓志》看唐朝对日本遣唐使的礼遇

第三编 汉文化的西渐

唐代西域的汉化佛寺系统

唐代龟兹地区流传的汉文典籍

一、德国“吐鲁番收集品”中的库车出土文献

二、唐朝的法律文书

三、唐朝的韵书

四、史书

五、唐代龟兹的汉化佛寺与汉文佛经

六、小结

唐代禅宗的西域流传

一、前言

二、禅宗文献在西域的流传

三、西域禅籍的来源

四、余论

《兰亭序》在西域

一、和田出土《兰亭序》抄本

二、《兰亭序》在唐朝的的流传

三、《兰亭序》的西渐

王羲之《尚想黄绮帖》在西域的流传

接受与排斥

一、“西域”的地理范围和本文的限定

二、经典西渐

三、传播的途径与接受者是谁

四、拒绝抑或排斥?

第四编 外来物质文明的贡献

丝绸之路上的粟特商人与粟特文化

一、粟特人及其在丝路上的聚落

二、萨保:粟特商队首领和聚落首领

三、粟特人的商业活动

四、粟特考古新发现

五、粟特聚落的日常生活与宗教文化

丝路钱币与粟特商人

一、为什么萨珊波斯银币不是波斯商人带来的?

二、粟特商人贸易网络的建立与丝路货币形式的统一

三、萨珊波斯银币的流通货币功能

一位粟特首领的丝路生涯

于阗花毡与粟特银盘

一、前言

二、敦煌文书所记外来供养的物品

三、敦煌寺院外来供养物的来源

四、敦煌佛寺中外来供养物的价值与意义

绵绫家家总满

一、从敦煌到于阗

二、从于阗到敦煌

第五编 三夷教的流传

吐鲁番出土《金光明经》写本题记与祆教初传高昌问题

一、庚午岁=公元430年

二、胡天和太后祠

佛像还是祆神?

一、考古调查

二、唐代的杰谢镇

三、佛像与祆神

四、结语

再谈丝绸之路上宗教的混同形态

唐代佛道二教眼中的外道

一、景教的传入与道教

二、佛道斗争与《老子化胡经》中的外道弥施诃

三、《历代法宝记》的外道弥师诃

四、景教徒外道形象的延续

五、结语

敦煌景教文献写本的真与伪

一、小岛文书辨伪

二、洛阳新出石本《宣元至本经》

三、杏雨书屋新刊李盛铎旧藏景教文书二种

四、杏雨书屋新刊高楠、富冈旧藏景教文书二种

四、结论:重新书写唐代景教研究的“退步集”

西域

索引

后记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是201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荣新江。

得书感谢您对《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沉船、瓷器与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洋强国战略丛书) 电子书
从沉船角度,梳理和分析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历程。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共九册) 电子书
本套丛书通过剖析中日交流的生动实例,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献汇编 电子书
本书分为正史类、政书和诏令奏议类、编年史类、地志类、其他史类、笔记和诗文集类、民间文献类、外国文献类等八大类,以类别为经,以年代为纬,分别予以辑录汇编。所收录的文献史料年代下限一般截至民国,重点收录反映宋元史实的文献。
珠海、澳门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首届珠澳文化论坛”论文集 电子书
本书主要是围绕“珠澳中西文化走廊”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对于珠海、澳门在中国近代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中心文化交流作用进行了论述。内容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珠海和澳门的早期历史;珠海、澳门与早期中外交流;澳门、珠海队近现代中国的影响;珠海、澳门与近代中国留学运动;珠海、澳门历史人物研究;珠海、澳门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宏观观察;其他学术问题。本书从微观角度围绕澳门、珠海历史上的事件、人物或者关系中国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书籍之路共四册) 电子书
本书通过剖析中日交流的生动实例,阐释了中国文化的海外影响力和辐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