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之后

德性之后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麦金太尔的重要著作,被20世纪晚期批评家们誉为“伦理学研究的新的转折点”,成为当代德性伦理学兴起的标志性著作,其影响力至今仍然不可低估。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理论上审视当代人的道德处境,发出令人忧虑的困惑:启蒙运动之后的现代社会由于告别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两千年来的德性传统,从而处于“德性之后”的历史时代。

本书的任务之一就是追述这一伟大传统。麦金太尔以“after virtue”的双重意义立论,同时呼唤回到伟大的德性传统主导的人类社会,重建人类道德和人类共同体。

作者简介

作者A.麦金太尔,早年就读于曼彻斯特大学,先后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利兹大学、波士顿大学与维特比德大学,现任美国鹿特丹大学哲学系麦克马洪与哈克荣誉教授。

麦金太尔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伦理学与政治哲学中社群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麦金太尔以其大量的著作,对摩尔以来的元伦理学进行了不懈的攻击。他的重要著作《追寻美德》(1981)、《谁的合理性,谁的正义》(1988)以及《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1990),在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源的追溯中,促进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外国伦理学名著译丛序

中文本序言

序言

译者前言

第一章 一个令人忧虑的联想

第二章 当代道德分歧的性质和情感主义的主张

第三章 情感主义:社会内容和社会背景条件

第四章 先前的文化和启蒙运动对道德合理性的论证

第五章 论证道德合理性的启蒙运动为什么失败

第六章 启蒙运动论证失败的某些后果

第七章 “事实”、阐释与专门知识

第八章 社会科学中普遍概括的特征及其预言力量的缺乏

第九章 尼采还是亚里士多德?

第十章 英雄社会中的德性

第十一章 雅典的德性

第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

第十三章 中世纪的状况

第十四章 德性的性质

第十五章 德性,个人生活的整体和传统的概念

第十六章 从诸德性到德性及德性之后

第十七章 正义:变化中的德性概念

第十八章 德性之后及追寻德性:尼采或亚里士多德、托洛茨基和圣·本尼迪克特

第十九章 第二版跋

一 哲学与历史的关系

二 德性和相对主义的问题

三 道德哲学与神学的关系

参考书目

索引

德性之后是202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英] A.麦金太尔。

得书感谢您对《德性之后》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隐公元年:一部另类的中国思想史 电子书
思想隐士熊逸带你读中国思想史。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研究有明一代最重要的学术运动——阳明学的兴衰。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2016) 电子书
《日本哲学与思想研究》为中华日本哲学会的会刊。
学者的本分:传统士人、近代变革及学术制度 电子书
本文集以中国传统士人的气节与传统行政权力下的尊师重道为切入点,论及近代以来的时风、士风与学风,类比西方学术制度与自由思想之形塑。
妙因寺史话 电子书
这本书是弘扬传承本寺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妙因寺僧人、广大信众全面了解妙因寺历史文化的普及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