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思想史的角度探究大正民主主义思想的脆弱性以及日本逐步走上侵略道路的思想根源。

内容简介

书稿拟以1911年至1919年之间世界史和中日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重点考察中国革命运动对近代日本的思想冲击,并分析大正民主运动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对华认知中反映出的民主主义思想与帝国主义思想的博弈。作者认为与明治时代相比,大正时期对中国民族主义觉醒的关注度更高。与明治和昭和时代相比,这一时期是日本的对华认识深受民主主义影响,日本认识中国时更加注重经济利益和英美列强的态度,对武力侵华手段表现出反思。

作者简介

作者薛天依,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现为河北师范大学日语系讲师。在日本对华认识方面有较多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绪论

一 问题意识和研究意义

二 先行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辛亥革命对日本的思想冲击

一 日本政界和军界的对华政策主张

二 日本大陆浪人与辛亥革命

三 日本知识分子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第二章 民国初年日本的对华认识和中日关系构想

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日本的对华政策

二 日本对中华民国前途的认识——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

三 日本的中日关系构想——是分割还是保全

第三章 日本对“对华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认识

一 “对华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提出

二 日本国内对“对华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态度

第四章 日本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一 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和“协调外交”

二 一战后日本的和平主义思潮及其局限性

三 日本报纸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

四 日本知识分子对五四运动的认识和评价

第五章 日本对收回旅大运动的认识

一 中国人民收回旅大运动和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

二 日本知识界对收回旅大运动的认识

第六章 日本对北伐战争的认识

一 护宪三派内阁与“币原外交”

二 北伐战争时期日本政界和军界的对华政策

三 日本报纸关于北伐战争的报道

四 日本知识分子对北伐战争的认识

终章

一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对华认识的性格特征

二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中日关系构想类型

三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对华认识的特征

参考文献

后记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是2019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薛天依。

得书感谢您对《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帝国的崩塌:从甲午海战到辛亥革命(经纬度丛书) 电子书
没有哪个历史时期比大清帝国的后十八年更耐人寻味、值得反思。看晚清高层如何误判世界局势,造成政权崩溃。
激情年代:五四再认识 电子书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多重的复调:五四的特异性与多歧性;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对“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认识;课业与救国:从老师辈的即时观察认识“五四”的丰富性等。
日本 电子书
本书全面展现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和风土人情。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佛教与社会 电子书
本书将4~6世纪佛教中国化与民族大融合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考察。
至纯至强之光:高伯龙传 电子书
本书为高伯龙学术成长传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一种。传主高伯龙,1928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激光陀螺研制领域作出了重大的突破,取得了重大进展。本书详细叙述了高伯龙院士的学术成长历程,史料丰富,有很强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