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逻辑建构:理论、战略与对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逻辑建构:理论、战略与对策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作者多年来理论成果精选,勾勒中国与世界关系发展概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2001-2015年的学术研究论文及国内外调研报告的辑录,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为主线,探究中国崛起的内外环境、现实挑战、理论准备、战略谋划等,主要涉及国际关系理论探索、中国战略体系建构、美国霸权战略剖析、大国东亚战略聚焦、国际调研与决策咨询等诸方面,立足理论建构,聚焦战略设计,提供智囊参考。

作者简介

作者门洪华,山东大学文学学士,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法学博士,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兼职于中国科学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理论、国际关系理论、大国战略比较。主要著作有《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和平的纬度:联合国集体安全机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专著两部,《局部全球化世界中的自由主义、权力与治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国家实力评估:资源、绩效、军事能力》(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等译著12部,《中国:东亚一体化新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等主编、合著4部,在《中国社会科学》、《美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教学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部分 国际关系理论探索

合法性、有效性与局限性——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理论框架

前言

一、国际机制理论三大流派的基本主张

二、国际机制是一种独立变量

三、国际机制的有效性

四、国际机制的局限性

五、国际机制的合法性

六、评估国际机制作用的基本框架

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

一、秩序、国际秩序与地区秩序

二、国际秩序的演变与地区秩序的勃兴

三、地区一体化的征程

四、地区主义的勃兴

五、地区秩序建构的逻辑

建构新自由制度主义的研究纲领——关于《权力与相互依赖》的一种解读

一、核心概念的厘定

二、核心命题的探讨

三、研究纲领的建构

四、研究纲领的启示: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中间道路”

罗伯特·O.基欧汉学术思想述评

基欧汉的学术经历

基欧汉的学术思想

基欧汉的学术启示

探究国际秩序建构的逻辑

约翰·伊肯伯里的学术征程

《大战胜利之后》的学术价值

对中国国际秩序战略的启示

回归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国重心,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世界转型与中国崛起

理论整合与范式转移

回归中国重心,理论联结实践

第二部分 中国战略体系建构

两个大局视角下的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

一、两个大局视角下的国家认同探索

二、中国国家认同变迁(1982—2012年)

三、加强中国国家认同的未来战略取向

压力、认知与国际形象——关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战略的历史解释

历史的积淀:1949年之前的中国与国际制度

相对孤立(1949—1970年)

消极参与(1971—1978年)

部分参与(1979—1991年)

全面参与(1992年—)

简短的结论

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拓展

经济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安全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政治利益的维护与巩固

社会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国际利益的维护与拓展

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

中国观念变革的前提

中国观念变革的主线

中国观念变革的主要体现

中国观念变革的战略意义

中国国家战略体系的建构

国家战略体系的内涵

对外开放的主体战略定位

优化国家战略,完善国内开放布局

深化全球战略,拓展国家战略利益

强化地区战略,主导地区一体化进程

结论

关于中国大战略的理性思考

中国的世界定位

中国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大战略的基本选择

中国大战略的主导理念

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内容

中国大战略的实施原则

新安全观·利害共同体·战略通道——关于中国安全利益的一种解读

国家安全观念的变革

建立、发展利害共同体

建立并确保战略通道的畅通无阻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的议程与方法

国际战略的概念

国际战略的研究议程

国际战略的研究方法

如何加强中国国际战略研究

第三部分 美国霸权战略剖析

权力转移、问题转移与范式转移——关于霸权解释模式的探索

权力转移

问题转移

范式转移

西方三大霸权的战略比较——兼论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

西方三大霸权的相同之处

西方三大霸权的不同之处

美国制度霸权的基本特征

国际机制与美国霸权

一、国际机制理论关于霸权的分析

二、美国霸权与国际机制

三、简短的结论

关于美国大战略的框架性分析

评估大战略的理论框架

冷战后美国大战略的选择

美国大战略的实力基础

美国大战略的政治意愿

美国大战略的核心目标

简短的结论

中国对美国的主流战略认知

中国对美国国家实力的认知

中国对美国战略意愿的认知

中国对美国战略部署的认知

中国对中美关系的战略认知

中国对发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思考

第四部分 大国东亚战略聚焦

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变革

引 言

中国与东亚安全秩序的演变

中国崛起与东亚秩序变革的驱动力

中国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的未来

美国霸权与东亚:一种制度分析

美国在东亚战略布局的形成与初步演变

东亚地区制度建设的进程

美国东亚布局的新构思

聚焦东亚:中美的冲突与合作

中美在东亚的战略目标

中美在东亚的矛盾与冲突

中美在东亚的竞争与合作

简短的结论

East Asian Order Formation and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ntroduction

Ⅰ.Overview of the East Asian Order

Ⅱ.The Logic of Regional Order Formation

Ⅲ.Dynamics of the Evolving East Asian Order

Ⅳ.The Future of the East Asian Order

Ⅴ.A Common Interests-Based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Sino-Japanese Relations

Ⅵ.Conclusion

关于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若干思考

中国东亚战略的演进

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核心目标

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原则

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部署

中国东亚秩序战略的路径

第五部分 实地调研与决策咨询

关键时刻:美国精英眼中的中国、美国与世界

衰落的焦虑:美国面临的挑战及其战略应对

锁定的对手:中国崛起及其对美国的挑战

关注的核心:摇摆于遏制与接触之间的中美关系

未来的走向:美国战略调整与中国应对之策

国家利益与战略视野——关于中日关系的调研与思考

一、对中日关系的总体评价

二、对中日经济关系的认识

三、对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的预期

四、需要思考的几个重大问题

关于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建议

建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可资借鉴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组成与决策模式

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组建路径、原则与结构

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与工作重点

后记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逻辑建构:理论、战略与对策是2016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门洪华。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逻辑建构:理论、战略与对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华为智慧:转型与关键时刻的战略抉择 电子书
在企业发展的至暗时刻,华为是如何想、如何做的; 《华为基本法》起草组组长彭剑锋教授等专家学者诚挚推荐; 学华为智慧,做好自己的企业。 17年华为战略部门一线实战经验总结,历时4年思考打磨的重量级作品;系统化地呈现困境中转型的全套落地执行方法。 从产品开发到流程管理,从市场策略到商业模式,从制度建设到团队打造, 学习关键战略决策的华为模式,系统掌握在困境中转型的实战方法。
中国社会办医案例集:探索医院战略与运营管理 电子书
本书通过对社会办医的深度解析,阐述了如何经营好一家医院。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数据与企业治理 电子书
本书描绘了正在到来的数字时代和数据时代,以及正在被数字“浸入”的企业是如何开展有效数据治理的。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冷链物流 电子书
本书反映了行业新技术、新模式和新趋势,探讨了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并提出发展建议。
成本分析与控制:基于经营战略的成本管理实战 电子书
本书通过洞察当前企业所处的竞争态势,来选择适宜的竞争战略,在所选战略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企业成本状况,从而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实现企业经营的高质量发展。本书另辟蹊径,从竞争战略选择的视角出发,在把握企业战略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针对传统制造企业、高端制造企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电子商务商贸流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六大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介绍了不同战略选择下的企业成本分析和控制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