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揭示中国冶铁技术独特的发展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杨宽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的1部专著和3本篇幅较小的史学读物,分别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和《中国历代尺度考》《商鞅变法》《秦始皇》,对于系统了解杨宽的学术经历和毕生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出版不仅为4本书首次结集,而且补充了不少杨宽先生晚年手稿中与之相关的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宽,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编辑说明
绪论
一 关于炼铁技术的发明
二 关于铁的类别和炼铁技术的发展
三 关于炼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上编 中国古代炼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一章 关于中国炼铁技术发明时代的探讨
一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推断
二 从出土的早期铁器来考察
第二章 封建社会前期冶铁业的发展和炼铁技术的进步
一 封建社会前期冶铁业的发展
二 冶铸生铁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 炼铁工艺多方面的创造
第三章 早期炼铁炉的发展及冶炼技术
一 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长期流传
二 炼铁高炉的发展变化及冶炼技术
三 鼓风技术的改进
第四章 水力鼓风机(水排)的发明和发展
一 东汉三国间水力鼓风机(水排)的发明和发展
二 水力鼓风机(水排)的结构
三 水力鼓风机(水排)装置工程的发展
第五章 早期化铁炉的发展及铸造铁器技术
一 战国时代化铁炉及铸造铁器技术
二 汉代化铁炉的进步
三 汉代铸造铁器技术的发展和叠铸技术
四 铁器的逐渐广泛使用和铁农具的改进
第六章 封建社会后期冶铁业的发达和炼铁技术的发展
一 封建社会后期冶铁业的发达以及铁产量的提高
二 活门木风箱和活塞木风箱的创造和发展
三 煤的广泛使用和焦炭的炼制
四 铁器铸造工艺的进步
第七章 后期炼铁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一 宋元时代高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二 明清时代高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三 近代各地民间流传的土高炉及冶炼技术
下编 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创造和发展
第八章 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流传
一 关于干将、莫邪等宝剑的炼制方法
二 中国古代的两种固体渗碳制钢技术
三 中国边疆兄弟民族的炼制“镔铁”
第九章 脱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一 固体脱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二 “炒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三 “百炼钢”技术的发展
第十章 “灌钢”冶炼法的发明和发展
一 “灌钢”的起源及其冶炼技术的进步
二 明清以后“苏钢”冶炼技术及其传播
三 “生铁淋口”技术的发明和流传
第十一章 锻造技术和淬火工艺的进步
一 锻造技术的进步
二 锻造技术的进步和锻造铁农具的改进
三 淬火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总论
一 总论中国历史上炼铁技术和铸造技术的发展
二 总论中国历史上炼钢技术和锻造技术的发展
三 总论中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
外三种
中国历代尺度考
一 序说
二 尺度之起源
三 历代尺度变迁之原因
四 远古尺度
五 周汉之尺度
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尺度
七 隋唐之尺度
八 宋元明清之尺度
重版后记
新版补记
商鞅变法
第一章 商鞅诞生的时代
第二章 商鞅入秦和对旧贵族的斗争
第三章 初步实行变法
第四章 进一步变法的成功
第五章 商鞅被害和商鞅一派法家的继续斗争
第六章 商鞅变法在新旧社会变革进程中的作用
秦始皇
第一章 秦始皇和吕不韦
第二章 统一六国的成功
第三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的创建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