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揭示中国冶铁技术独特的发展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杨宽先生在不同历史时期完成的1部专著和3本篇幅较小的史学读物,分别是《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和《中国历代尺度考》《商鞅变法》《秦始皇》,对于系统了解杨宽的学术经历和毕生研究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出版不仅为4本书首次结集,而且补充了不少杨宽先生晚年手稿中与之相关的内容。

作者简介

作者杨宽,字宽正,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白鹤江镇人。曾就读于苏州中学师范科,1936年毕业于光华大学国文学系,师从史学大家吕思勉、蒋维乔、钱基博。1936年参与上海市博物馆筹建工作,1946年任上海博物馆馆长兼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53年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1959年调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1970年又调回复旦大学历史系工作。1984年赴美国迈阿密定居至逝世。历任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秘书、古物整理处处长,上海市博物馆馆长,中国先秦史学会首届至第三届副理事长。著有《中国上古史导论》《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史新探》《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序言

编辑说明

绪论

一 关于炼铁技术的发明

二 关于铁的类别和炼铁技术的发展

三 关于炼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上编 中国古代炼铁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第一章 关于中国炼铁技术发明时代的探讨

一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推断

二 从出土的早期铁器来考察

第二章 封建社会前期冶铁业的发展和炼铁技术的进步

一 封建社会前期冶铁业的发展

二 冶铸生铁技术的快速发展

三 炼铁工艺多方面的创造

第三章 早期炼铁炉的发展及冶炼技术

一 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长期流传

二 炼铁高炉的发展变化及冶炼技术

三 鼓风技术的改进

第四章 水力鼓风机(水排)的发明和发展

一 东汉三国间水力鼓风机(水排)的发明和发展

二 水力鼓风机(水排)的结构

三 水力鼓风机(水排)装置工程的发展

第五章 早期化铁炉的发展及铸造铁器技术

一 战国时代化铁炉及铸造铁器技术

二 汉代化铁炉的进步

三 汉代铸造铁器技术的发展和叠铸技术

四 铁器的逐渐广泛使用和铁农具的改进

第六章 封建社会后期冶铁业的发达和炼铁技术的发展

一 封建社会后期冶铁业的发达以及铁产量的提高

二 活门木风箱和活塞木风箱的创造和发展

三 煤的广泛使用和焦炭的炼制

四 铁器铸造工艺的进步

第七章 后期炼铁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一 宋元时代高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二 明清时代高炉的改进及冶炼技术

三 近代各地民间流传的土高炉及冶炼技术

下编 中国古代炼钢技术的创造和发展

第八章 固体渗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流传

一 关于干将、莫邪等宝剑的炼制方法

二 中国古代的两种固体渗碳制钢技术

三 中国边疆兄弟民族的炼制“镔铁”

第九章 脱碳制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一 固体脱碳制钢技术的发明

二 “炒钢”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三 “百炼钢”技术的发展

第十章 “灌钢”冶炼法的发明和发展

一 “灌钢”的起源及其冶炼技术的进步

二 明清以后“苏钢”冶炼技术及其传播

三 “生铁淋口”技术的发明和流传

第十一章 锻造技术和淬火工艺的进步

一 锻造技术的进步

二 锻造技术的进步和锻造铁农具的改进

三 淬火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总论

一 总论中国历史上炼铁技术和铸造技术的发展

二 总论中国历史上炼钢技术和锻造技术的发展

三 总论中国历史上铁农具的改革及其作用

外三种

中国历代尺度考

一 序说

二 尺度之起源

三 历代尺度变迁之原因

四 远古尺度

五 周汉之尺度

六 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尺度

七 隋唐之尺度

八 宋元明清之尺度

重版后记

新版补记

商鞅变法

第一章 商鞅诞生的时代

第二章 商鞅入秦和对旧贵族的斗争

第三章 初步实行变法

第四章 进一步变法的成功

第五章 商鞅被害和商鞅一派法家的继续斗争

第六章 商鞅变法在新旧社会变革进程中的作用

秦始皇

第一章 秦始皇和吕不韦

第二章 统一六国的成功

第三章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帝国的创建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是2019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杨宽。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外三种)》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安图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以年为经、以事为纬,突出党领导下的重大历史事件,详写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再现了安图老区发展的伟大成就,反映了新时代革命老区发展的辉煌篇章。
龙井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共九章,内容包括:龙井自然概括及历史沿革、近代龙井的开发和反封建斗争、日本入侵与龙井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延边的建立与龙井人民的抗日斗争、“九一八事变”与龙井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兴起、解放战争时期的龙井、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龙井社会经济发展等。
和龙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内容力求突出发展史的特点,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老区人民为主体,以老区发展为主线,按照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反映了和龙市革命老区和龙的光辉革命史、不懈奋斗史、辉煌成就史。
延吉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自鸦片战争至今,以时间为轴线,以每个不同时期的事件节点和各个时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为重点,如珍珠般穿成一条主线,贯串在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全书的重点分为延吉党组织的创立及初步发展时期,延吉党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延吉党组织在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时期四大部分,每个部分内容自成章节。
汪清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电子书
本书是一部详尽叙述、系统介绍汪清人民革命斗争史的文献,充分反映了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汪清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的过程,旨在全面反映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发生在汪清大地的生动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