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论稿

北朝论稿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本书收入作者近年的北朝研究论著,依长时段的观念考察历史,关注中华上古以降之文化对于北朝的影响,北朝文化对于中华中古以降之文化的影响,还试图以正名的方法表述北朝的时代关系,同时兼及北朝历史的局部考证,涉及当时的政治人物与权力纠葛。

内容简介

北朝包括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数个王朝,结束了我国从八王之乱起将近一百五十年的中原混战的局面。后世的隋唐两朝都是继承了北朝,他们的开国皇帝们的祖先都是北朝名贵,并且又从军事和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都沿袭北朝并加以更好的发展和创新。本书围绕北朝政治与社会做了深入讨论,颇具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李凭,江苏省江阴市人。1981年在山西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9年在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人民出版社编辑,国家图书馆参考研究部研究室主任,书目文献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当选第八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2007年当选第九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著有《北魏平城时代》《东方传统》《北朝研究存稿》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代序:随遇而安 ——答肖时花编辑访问

上编

黄帝历史形象的塑造 ——从司马迁到魏收的历史贡献

前言

一、中华正史第一本纪

二、虚实之间历史形象

三、封建帝王理想样板

四、北朝各族共同祖先

结语

《北史》中的宗族与北朝历史系统 ——兼论中华文明长存不衰的历史原因

一、在北朝历史系统下深化认识

二、尘埃落定方能显示统一轨迹

三、门阀士族虽败,宗族组织犹存

四、颠沛中顽强发展的宗族例证

五、凸显宗族是《北史》独到的价值

南朝北朝与南北朝 ——兼论中国古代史学科术语的时空界定问题

一、南朝

二、北朝

三、南北朝

下编

北魏明元帝两皇后之死与保太后得势

一、附于《皇后列传》的保母

二、储君与生母隔离自杜氏始

三、姚氏铸金人不成

四、死于同年的杜氏与姚氏

五、保太后窦氏干预朝政

北魏太和之初的双簧专制

一、二圣钦明

二、因缘见幸

三、亲任转重

四、势倾都鄙

五、双簧专制

迁都策与分化术 ——兼论襄助北魏孝文帝迁都的三位关键人物

一、三方面的关键人物

二、迁都事业的襄助者

三、借迁都以分化旧人

北魏孝文昭皇后高氏梦迹考实

一、为日所逐

二、太后称奇

三、遭贼暴薨

北魏宣武帝朝三后之争

一、孝文帝遗诏除冯氏

二、诸王专恣意不可测

三、所谓宽容性不妒忌

四、礼敬尚隆心存杀机

五、宫禁事秘莫能知悉

六、一身之死何缘畏惧

七、母以子贵奈我如何

八、历史重演结局不同

于什门事件与魏燕之争

一、抚纳诸部独排北魏

二、违义致忿错失契机

三、久拘使臣不解僵局

四、强敌压境更图所适

五、不乏教训值得借鉴

北魏平城郭城南缘的定位与相关交通问题

一、杨众度墓砖与并州大道

二、盖天保墓砖与定州大道

英文摘要

代跋:第十一届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开幕词

后记

中华学人丛书

北朝论稿是2018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李凭。

得书感谢您对《北朝论稿》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第六卷) 电子书
本书论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学发展的总相及主要成就。
吴天墀文史存稿:增补本 电子书
我国西夏史学泰斗吴天墀先生史学论文文集。
社会文明论 电子书
以人性、生产力和社会制度的文明演进为主线,以全新的视角阐述了社会文明问题。
姓名论(修订版) 电子书
《姓名论》在理论层面上有突破,提出连名制中父名与子名的前后位置,最初取决于有关语言的名词性修饰语对于中心词的位置的新见解,以及形式与内容、区分与整合是姓名发展的内部规律的新理论。《姓名论》材料丰富,论据充足,行文严谨,是国内外不多见的一本专著。本著作在开拓姓名学研究新领域、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面,填补了空白。本著作不以罗列姓名材料为目的,而是力图在姓名学理论上有所突破,提出了“形式与内容”、“区分
客家文化符号论 电子书
本书运用文化符号学的方法研究客家文化,归纳了文化符号的基本理论方法,对客家文化符号概念、特性、功能、文化之源作了阐述;解读了闽西客家文化代表性符号;论述客家文化符号与客家社会、客家文化产业、客家文化创意及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