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民法典加强人格权立法,规定个人信息保护、防止性骚扰、生态保护等重要规定,推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内容简介
从保障公众私生活“安宁权”,到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从全面建立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到及时应对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对人格权的挑战,保护人格权、维护人格尊严,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基本的权利。民法典加强人格权立法,使其独立成编,强化对人格的全面保护,让人民生活更有尊严。民法典人格权编强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将“生活安宁”纳入隐私范畴是对隐私的周全保护。此外,还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原则以及信息控制者的特定义务,对刑事法律难以调整的行为加以规制,为权利人提供了寻求民事救济的基础。民法典人格权编完善了防止性骚扰有关规定,将“文字、图像”纳入性骚扰的认定范围。明确规定,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这意味着“用人单位”的范围可以涵盖幼儿园、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增加了可操作性。对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医学和科研活动作出一般性规定,避免科学伦理“不能承受之重”;强化了对自然人声音的保护,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彰显了保护人格尊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关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明确物业要尽到安全保障责任,有关机关要及时查清抛物坠物责任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头顶上的安全”;针对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发展带来的侵害个人信息现象,民法典规定了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则,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明确规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用法治的力量保卫绿水青山;对生产者、销售者召回缺陷产品的责任作出规定,强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明确侵犯知识产权的惩罚性赔偿,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的违法成本,从社会发展焦点、热点到百姓身边难点、堵点,侵权责任编均作出回应,推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录)
第四编 人格权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第三章 姓名权和名称权
第四章 肖像权
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六章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第七编 侵权责任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二章 损害赔偿
第三章 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
第四章 产品责任
第五章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第六章 医疗损害责任
第七章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第八章 高度危险责任
第九章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章 建筑物和物件损害责任
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是2020年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作者法律出版社法规出版中心。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