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四川当代优秀作家研究·王火卷》: 50篇论文,涵盖80年代至今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四川当代优秀作家研究·王火卷》是由《当代文坛》编写的一部学术论文集。全书收录论文50余篇,分为作品与人品、聚焦代表作、其他作品研究、自述与怀念、理论阐发、自传与年表六个部分,汇集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的一些经典与最新的王火研究成果,填补了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的空白,为四川当代作家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研究资料汇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品与人品
王火王火非同小可
王火与《战争和人》
小说原名《一去不复返的时代》
一把火烧掉了《月落》
让于砚章去催王火
靠一只眼睛继续写长篇
热情的祝贺信
和作家促膝长谈
家宴上的交谈
祝贺与奢望
当代“谈迁”著名作家王火
花开时节又逢君——成都访王火
走进王火
文坛奇人王火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生乐在相知心”——记王火与我的鸿雁情缘(摘录)
记王火在临沂的往事(摘录)
聚焦代表作
美和真的结合 诗和史的汇聚——《战争和人》管窥
史和诗的一体化——评王火长篇小说《战争和人》
历史的来路与去路——读《枫叶荻花秋瑟瑟》
未想发表的三篇读稿意见——关于王火的长篇三部曲《战争和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读稿意见
《山在虚无缥缈间》读稿札记
《枫叶荻花秋瑟瑟》读后感
别开生面——评《战争和人》
一、结构的完整和宏大
二、心理描写的丰富和细致
三、浓郁的文化韵致
格调高雅 诗息浓郁——论《战争和人》中的女性形象
一部有价值的作家研究论集——评介《王火〈战争和人〉论集》
《战争和人》随感录
一
二
三
四
历史的激情和诗心的燃烧
全球一体化语境中本土文学的自我确认——《战争和人》得失谈
一、民族风格的追求
二、历史的全景展示
三、人物形象塑造
四、余论
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
引言
一、1930年至1950年:小说、战争与历史的共时性
二、1950年至1970年:历史故事与时代精神
三、1980年至1990年:历史叙述与文学想象
结语
穿越历史的烟雨——解析长篇小说《战争和人》中的雨及其意义
一
二
独具神韵的转变人物——谈《战争和人》对童霜威形象的塑造
一
二
三
抗战叙事的艺术探索——论《战争和人》
一
二
三
其他作品研究
英雄人物与传记文学——兼谈王火的两部作品
一
二
三
四
用生命之火熔铸历史的画卷——论王火新时期的小说创作
四
变换笔法 广泛探索——评王火长篇新作《女人夜沙龙》
论王火的传记文学创作
独有的传奇人生 严格的历史反思——读《长相依——我与凌起凤的爱情故事》
回忆中的史、思、情、文
“情与气偕,文明以健”——王火散文集《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纵论
一、历史钩沉:史实还原与人文情怀的凸显
二、人物春秋:英雄情结与民族精神的互渗
三、艺术追求:“情与气偕,文明以健”的风骨之致
理论阐发
《战争和人》三部曲创作手记
一、总体构思
二、胜日寻芳
三、经常寻思
四、天灾与人祸
五、解放思想
六、独特
七、关于“全景式”
八、大师的影响
九、走自己的路
十、不能就易避难
十一、窗户种种
十二、“余音嘹亮尚飘空”
十三、可读性
十四、开头和结尾
《战争和人》再版前言
写出光辉的抗日战争——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作
一
二
三
四
关于《战争和人》答读者问
两篇访谈
“主心骨”与“金钥匙”
瞻焉在前仰之弥高——《马识途文集》序
《东方阴影》自序
以毫不妥协的深刻性写出人生,写出矛盾,有助于历史的前进——王火:半个世纪成就一部经典
A 《战争和人》不能不写
B “孤岛”经历融入小说
C 半个世纪写史诗
D 一身正气想从事新闻事业
有助于历史的前进——在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面对文学的思索——1999年5月1日在台湾高雄中山大学“两岸文学研讨会”上的讲话
我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尊重历史
《九十回眸——中国现当代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出版对话著名成都作家王火
采访故事 难忘独家专访胡适
写作经历 《战争和人》几经波折
真情永存 爱情友情皆是珍宝
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王火卷)是2015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四川省作家协会。
得书感谢您对《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王火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