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浙大哲学教授孙周兴从全新视角梳理艺术哲学,重新理解美的思想历程。
内容简介
在人们的常识中,感性与理性、艺术与哲学的对立已经根深蒂固了。
西方哲学家们的一些说法也加强了这种对立。维柯断言:感受强则理智弱,理智强则感受弱,两者是不可能共生共长的。尼采曾提出一个反方向的问题:哲学家苏格拉底还能搞艺术吗?尼采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恰恰从尼采开始,时代精神风貌大变,艺术与哲学的边界开始模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更有了当代艺术,艺术与哲学的关系被重构了。
本书以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为主线,大尺度地梳理艺术哲学的历史,力图呈现艺术哲学史从古典、近代到现当代三个阶段的总体特征。我们要问:美是如何发生的?这既是一个艺术史的问题,更是一个哲学史的课题。
作者简介
作者孙周兴,1963年9月生,浙江绍兴人。199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6年起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1年在德国从事洪堡基金项目研究;2002年起任同济大学教授。现任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兼任中国美术学院讲座教授、德国《海德格尔年鉴》编委等。迄今已出版专著8种,译著30余种。
主要著作有《语言存在论》《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后哲学的哲学问题》《以创造抵御平庸》《未来哲学序曲》等;主要译作有《海德格尔选集》《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世界现象学》《尼采》《演讲与论文集》《权力意志》等。主编《海德格尔文集》《尼采著作全集》等。目前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期尼采哲学研究”“海德格尔著作集编译”等。主编《海德格选集》被评为1997年中国十大好书。多次获省级科研奖励。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本书简介
前言
第一章 艺术与哲学
第一节 早期希腊的诗—思之争
第二节 悲剧艺术与悲剧哲学
第三节 重启一种本源性的诗—思关系
第二章 艺术与自然
第一节 艺术的原初意义
第二节 重审古典摹仿论诗学
第三节 古典诗学或艺术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三章 诗性与知性
第一节 美学抑或诗学?
第二节 反抗知性的诗性智慧
第三节 非逻辑的诗性逻辑
第四章 经验与超越
第一节 先验与超验
第二节 康德:先验—超验二元论
第三节 先验美学及其限度
第四节 被压抑的审美经验?
第五章 经验与超越
第一节 作为语言哲学的元批判
第二节 逻各斯神秘主义
第三节 启蒙的界限
第四节 启示与审美
第六章 美感的暴力
第一节 视觉的衍变:从希腊到近代
第二节 主体—超人—此在
第三节 什么是视觉的真实?
第七章 艺术与真理
第一节 现象学的破与立
第二节 世界境域与艺术真理
第三节 真理美学何以可能?
第四节 真理美学的意义
第八章 后哲学的艺术
第一节 后哲学的哲学
第二节 后艺术或当代艺术问题
第三节 未来的艺术与哲学
推荐书目
后记
美是如何诞生的是2024年由磨铁图书出版,作者孙周兴。
得书感谢您对《美是如何诞生的》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