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吴伯箫:著名散文家、教育家,沈阳师范大学创办人,影响青年学子。
内容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山东莱芜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参与起草和制定《延安边区政府中等教育规程》,创办沈阳师范大学,负责《文学》课本教材的编审和《文艺学习》《语文学习》等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著有散文集《街头夜》、《羽书》、《黑红点》、《出发集》、《烟尘集》、《北极星》,散文报告文学集《潞安风物》,译著《波罗的海》等。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教学和出版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许多被七八十年代的中学课本,影响了大批的青年学子。《吴伯箫年谱》以谱主的创作活动为主要线索,详细地记述了吴先生献身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的历程。与此同时,该年谱还原了吴先生参加五四运动、投身抗日救国运动和奔赴延安参加革命的经历,也再现了他与老舍、王统照、洪深、臧克家、王亚平等一批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真实交往情况。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莱芜:家世与童年(1906—1918)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1岁
1910年(宣统二年) 5岁
1912年(民国元年) 7岁
1913年(民国二年) 8岁
1914年(民国三年) 9岁
1915年(民国四年) 10岁
1916年(民国五年) 11岁
1917年(民国六年) 12岁
1918年(民国七年) 13岁
第二章 曲阜:二师与孔府(1919—1924)
1919年(民国八年) 14岁
1920年(民国九年) 15岁
1924年(民国十三年) 19岁
第三章 北京师范大学(1925—1930)
1925年(民国十四年) 20岁
1926年(民国十五年) 21岁
1927年(民国十六年) 22岁
1928年(民国十七年) 23岁
1929年(民国十八年) 24岁
1930年(民国十九年) 25岁
第四章 青岛、济南、莱阳:办学与写作(1931—1937)
1931年(民国二十年) 26岁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27岁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28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29岁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30岁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31岁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32岁
第五章 延安:革命与抗战(1938—1945)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33岁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34岁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35岁
1941年(民国三十年) 36岁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37岁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 38岁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 39岁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40岁
第六章 佳木斯、长春、沈阳:打前站(1946—1953)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41岁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42岁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 43岁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44岁
1950年 45岁
1951年 46岁
1952年 47岁
1953年 48岁
第七章 北京:《文学》与《北极星》(1954—1965)
1954年 49岁
1955年 50岁
1956年 51岁
1957年 52岁
1958年 53岁
1959年 54岁
1960年 55岁
1961年 56岁
1962年 57岁
1963年 58岁
1964年 59岁
1965年 60岁
第八章 北京、凤阳、北京:“文革”十年(1966—1976)
1966年 61岁
1967年 62岁
1968年 63岁
1969年 64岁
1970年 65岁
1971年 66岁
1972年 67岁
1973年 68岁
1974年 69岁
1975年 70岁
1976年 71岁
第九章 北京:《忘年》(1977—1982)
1977年 72岁
1978年 73岁
1979年 74岁
1980年 75岁
1981年 76岁
1982年 77岁
第十章 后谱(1983—2018)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附录一 寻找吴伯箫
一
二
三
四
附录二 吴伯箫著译系年(1926—1982)
附录三 本书主要参考文献
一、档案文献
二、信函手稿
三、民国报刊
四、今人著作
五、报刊文章
六、其他
后记
吴伯箫先生编年事辑是202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作者张欣。
得书感谢您对《吴伯箫先生编年事辑》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