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风险投资实战经验总结,实用估值操作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在风险投资企业工作多年,现在高校任教。本书是他十多年投资估值实战经验的分享,真实展示了投资机构的估值思维和操作细节。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分析周期、行业、商业模式、财报及防范财务舞弊,如何合理制定交易策略,以及如何运用直觉、预测和元认知来制定估值策略。
本书是实用的估值操作手册,将为风险投资从业者、股票投资者,以及有融资需求的创业团队提供实际工作指引。
作者简介
作者陈玮,出生于江苏南京,厦门大学会计学博士,十余年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从业经验,十年证券投资经验。任职经历包括私募基金管理人董事长、总经理,东方富海董事长秘书等。任职机构包括东方富海、兴业证券、厦门创投等。
曾从事医疗、TMT、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股权投资,多个投资项目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数个投资项目处于IPO申报或辅导阶段。目前于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主持数项省级基金项目课题。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推荐序一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认知博弈
推荐序二 触摸科创时代的共识体系
自序
第1章 估值的本质
1.1 估值的意义
1.2 如何理解价值
► 案例1-1 演唱会门票的估值
1.3 投资中的估值场景
1. 场景一:“本轮融资的投后估值为1亿元人民币”
2. 场景二:“当前医疗行业上市公司的估值偏高”
1.4 估值的本质是共识
► 案例1-2 运动鞋的价格
1.5 共识的形成机制
1. 共识形成的过程
2. 共识形成的参与方
3. 为共识寻找依据
4. 共识的调整机制
1.6 估值中的陷阱
► 案例1-3 估值被“带节奏”
► 案例1-4 周期性行业的估值
► 案例1-5 跨市场的估值体系比较
1.7 极端市场环境下的估值体系重构[3]
1. 观察与评估
2. 趋势判断及应对
第2章 迭代估值法
2.1 传统估值方法及其优势
1. 收益法
2. 市场法
3. 成本法
2.2 传统估值方法的局限
1. 财务报表只能提供历史数据,而估值却更加关注未来
2. 过多的假定
3. 财务信息存在失真和损耗
4. 难以用于初创期企业的估值
2.3 猜价格的游戏
► 案例2-1 猜价格的游戏
2.4 迭代估值法体系
1. 迭代估值法思维方式
2. 构建价值逻辑
► 案例2-2 居家上课令在线教育和平板电脑需求提升
► 案例2-3 数字人民币应用推广,银行IT服务的需求会增长
► 案例2-4 “大炮一响,买黄金和军工股票”
► 案例2-5 “经济下行,投资医药和必选消费”
3. 衡量价值逻辑的强度
4. 迭代估值法的产生背景
► 案例2-6 实习报告
► 案例2-7 PE理念集合
► 案例2-8 PE投资的100个问题
► 案例2-9 关于市场的感知
2.5 估值能力:新手和老手的差距
2.6 风险投资需要具备的能力体系[7]
1. 世界观
2. 认知力
3. 感知力
4. 架构力
5. 交易能力
第3章 估值和周期
3.1 识周期,知进退
► 案例3-1 云端的周期
3.2 周期:估值最初的坐标系
3.3 宏观经济周期
1. 农产品周期
► 案例3-2 生猪和小龙虾的产业周期
2. 基钦周期
► 案例3-3 3C产品的库存周期
3. 朱格拉周期
► 案例3-4 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朱格拉周期
4. 库兹涅茨周期
5.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3.4 行业赛道的周期
1. 房地产
2. 新能源汽车(以乘用车为例,暂不考虑商用车)
3. 5G行业
4. 苹果产业链
5. 游戏
6. 教育
7. 航空和酒店
8. 农林牧渔
9. 国防军工
10. 信创产业、数字人民币和银行IT
3.5 风险投资视角下的周期
1. 项目周期
2. 基金周期
3.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周期
4. 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周期
5. IPO审核周期
3.6 周期的估值逻辑
第4章 行业估值的逻辑
4.1 钓鱼的故事
► 案例4-1 钓鱼中的投资感悟
4.2 投资中的行业赛道能力圈
► 案例4-2 行业投资能力圈的确定
4.3 行业赛道的初始估值
1. “战略要地”
2. “底层行业”
3. 新鲜感溢价
4. 辨识度的溢价
4.4 评估市场容量
► 案例4-3 O药适应症的拓展
► 案例4-4 平板电脑市场容量的误判
► 案例4-5 骨科高值耗材的带量采购
4.5 判断赛道爆发的拐点
► 案例4-6 分子诊断行业的爆发拐点
4.6 产业链的位置
► 案例4-7 空调压缩机零部件供应商
► 案例4-8 基因测序产业链
4.7 行业需求的验证
► 案例4-9 风电行业的“抢装潮”
► 案例4-10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需求评估
4.8 行业政策的评估
► 案例4-11 电子烟行业的政策监管
► 案例4-12 教育产业的监管政策
第5章 商业模式的估值框架[8]
5.1 初识商业模式
5.2 商业模式的本质
5.3 商业模式分析框架
1. 用户的识别
► 案例5-1 冠脉支架的用户是谁
► 案例5-2 教育培训的用户
► 案例5-3 市政建设工程
2. 需求的捕获
3. 资源的获取和整合
4. 盈利模式(变现)
► 案例5-4 社交软件的变现
5. 商业模式的环境
► 案例5-5 大型医疗设备租赁
► 案例5-6 暴风集团
► 案例5-7 平台型企业的商业模式
5.4 商业模式分型:价值承载点的位置
► 案例5-8 创新药产业链:CRO、CMO和CDMO模式
► 案例5-9 集成电路产业链:Fabless、Foundry和IDM模式
► 案例5-10 游戏产业链:游戏的开发和运营
5.5 商业模式分型:商业模式的价值动因
1. 技术创新驱动
2. 生产能力驱动
3. 掌握核心材料
4. 资金和杠杆驱动
5. 销售和渠道驱动
6. 运营和服务驱动
7. 信息、数据和算法驱动
8. 监管资源驱动
9. 牌照驱动
5.6 商业模式分型:用户的类型
1. To C(to customer)模式
2. To B(to business)模式
3. To G(to government)模式
5.7 商业模式估值的一般方法和原则
1. 商业模式估值的约束条件
2. 商业模式最核心的价值
3. 商业模式的“攻守两极”
► 案例5-11 二手房交易平台的商业模式
4. 价值承载点的位置并不直接决定商业模式估值
5. 商业模式价值动因对估值的影响
6. 商业模式估值的其他原则
5.8 一些高估值的商业模式
1. 简单
► 案例5-12 医疗软件企业的商业计划书
2. 熵减
3. 卖铲子/卖水人模式
► 案例5-13 淘金热中的卖铲子/卖水人
4. 现金流好
► 案例5-14 复利和流动性
5. 可延展
► 案例5-15 宁德时代的某供应商
第6章 财务与估值
6.1 投资中的财务尽职调查
6.2 财务报表分析:价值评估的思路
1. 货币资金
2. 应收和预付款项
3. 存货
► 案例6-1 某锂电设备企业
► 案例6-2 某信创服务提供商
4. 固定资产
5. 无形资产
6. 商誉
7. 短期借款
8. 应付款项
9.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10. 研发费用
11. 销售费用
12. 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13.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
14. 毛利率
6.3 财务舞弊动机
1. 获得融资
2. 完成业绩承诺
3. 上市
4. 借壳或出售
5. “摘帽保壳”
6.4 财务舞弊手法
1. 无中生有
2. 真戏假做
3. 假戏真做
4. 寅吃卯粮
5. 节衣缩食
6. 指鹿为马
7. 暗度陈仓
8. 鸠占鹊巢
9. 视而不见
10. 瞒天过海
6.5 财务舞弊迹象
1. 违反常识的现象
2. 高危事件
3. 可疑迹象
6.6 财务舞弊识别的一些体会
1. 客户小、散很难查
► 案例6-3 客户众多且真中掺假很难查
2. 短期之内很难查
3. 大额拆分很难查
4. “一条龙造假”最难查
6.7 一家中药饮片企业的财务舞弊识别案例
1. 案例背景
2. 行业分析
3. 财务分析
4. 外围调查
5. 疑点重重
第7章 交易与估值
7.1 交易:估值的兑现
7.2 交易中的估值要素
1. 价格
2. 流动性
3. 动能与势能
4. 估值的稳定性
7.3 了解交易的环境
1. 把握板块轮动的状态
2. 了解交易对手方的身份
3. 了解对手方的交易定式
7.4 管理对手方的价值共识
1. 预判共识
2. 干预共识
► 案例7-1 集合竞价中的共识干预
► 案例7-2 委托买卖中的共识干预
7.5 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跨市场看交易和估值
1. 投资标的的形态
2. 交易颗粒度和交易是否可逆
3. 投资的题型
4. 博弈类型和投资收益来源
5. 关于择时
6. 如何看待热点和风口
第8章 估值中的碳视角
8.1 元素周期表
8.2 碳,价值几何
8.3 节能与减排:降低系统的碳熵
8.4 碳熵评估:产业链的全息视角
1. 评估用能结构
2. 按能耗和碳排放对行业进行分类
3. 对于双高行业,需评估企业是否拥有降低碳熵的第二曲线
4. 产业链其他重要环节的碳熵评估
8.5 碳熵评估:资源整合的视角
1. 第一类:依托能量形式的转换,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
2. 第二类:整合能源的生产和消费环节,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修复
3. 第三类:区域间的资源整合,提升绿色电力的消纳能力
4. 第四类:跨学科硬科技赋能碳中和
8.6 碳熵评估:一些注意事项
1. 碳熵本质上是企业估值的一种约束条件
2. 关注降碳行为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
3. 碳熵评估需要置于一定的评估周期
4. 碳熵需要验证:绿色金融、碳造假和碳审计
5. 对达成碳中和之后的猜想
第9章 估值中的非理性因素
9.1 非理性行为与元认知
1. 保持诚实
2. 学会内视反观
3. 不顽固,愿意改变
4. 主动元认知
9.2 估值中的直觉
► 案例9-1 观看足球比赛的直觉
► 案例9-2 证券投资者的“看盘”直觉
9.3 运用直觉帮助做决策
1. 保持放松的状态,保护好自己的心流
2. 放空自己,关注“忽然的安静”
3. 不要过度思考,并学会区分直觉和情绪
4. 运用直觉进行投资与估值决策
9.4 投资中的预测方法[16]
1. 预测的魅力
► 案例9-3 一个关于预测未来的投票
2. 预测的难点
► 案例9-4 生物资产的监盘
► 案例9-5 证券交易中的蝴蝶效应
3. 预测≠预知
4. 预测的步骤
5. 预测的依据
6. 关于伦理的思考
第10章 通证的估值:区块链的视角
10.1 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
1. 比特币和区块链1.0
2. 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的关系
3. 比特币使用的区块链技术(2008年)≠当前“最新的”区块链技术(2022年)
4. 区块链技术为什么不易理解
10.2 区块链技术的存在意义
1. 从人的本源需求谈起
2. 区块链技术如何满足上述人类本源的需求
10.3 区块链社区
1. 区块链社区的本质
2. 区块链社区的生态
3. 区块链社区的意义
10.4 区块链社区与通证
1. 区块链中的通证
2. 通证在区块链社区中的应用
10.5 通证的估值
1. 通证的分类
2. 通证估值的难点
3. 目前常用的通证估值方法
4. 迭代估值法下的通证估值思路
第11章 迭代科创时代的共识
11.1 投资就像一款网络游戏
11.2 迭代的本质是进化
11.3 迭代估值法:总结
参考文献
估值的逻辑:思考与实战是2023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陈玮。
得书感谢您对《估值的逻辑:思考与实战》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