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根据中国佛教思想的发展变化特点,结合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进程,分四个时期对中国佛教的历史发展进行整体的论述。
内容简介
第一至第四卷,呈现与论述了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整体风貌与历史发展,主要介绍、论述与评析了此一时期佛典的翻译、义理的传播和僧团的组建,以及佛教与王道政治的相互关系、佛教与传统宗教、儒道思想的碰撞与交融等。第五卷至第八卷的主体内容是对产生于隋唐时期的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等宗派的思想分宗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论述与评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主要论述宋辽金元时期的佛教。第十二至第十五卷主要展现与论述明清民国时期的佛教。
作者简介
作者赖永海,1949年生于福建漳州,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江苏宏德文化出版基金会理事长,鉴真图书馆馆长。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评为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2009年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年被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聘为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评审专家组成员,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十大中华文化人物,2015年被评为南京十大文化名人。
近十几年来,相继出版了《中国佛性论》、《中国佛教文化论》、《宗教学概论》等18部著作,主编了世界首部完整的《中国佛教通史》(15卷,总700万字)、国内第一部《中国佛教百科全书》(11卷,近300万字)、中华书局版《佛教十三经》等。其中《中国佛性论》于2013年被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佛教通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三届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首届江苏省新闻出版政府奖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第一章 华严宗
第一节 华严宗的本尊经——《华严经》
第二节 法藏与唐代华严宗的创立
第三节 华严宗的基本教义
第四节 唐代华严宗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节 华严宗在隋唐佛教中的地位
第二章 禅宗
第一节 从达摩禅法到东山法门
第二节 慧能与南宗禅
第三节 南宗禅三系
第四节 后期禅宗
第三章 净土宗
第一节 佛教净土思想及净土种类
第二节 净土宗经典 ——“三经一论”
第三节 净土信仰历代祖师与净土宗的建立
第四节 净土宗的基本教义和修行方法
第五节 净土宗与其他宗派的交涉
第四章 律宗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菩萨戒
第二节 隋唐时期《四分律》的传承
第三节 唐代的戒坛
第四节 唐代律宗的形成与发展
第五节 义净及其律学思想
第六节 唐代律宗与其他宗派的交涉
第七节 隋唐时期律学的对外传播与交流
第八节 五代时期的律学和律宗
第五章 密宗
第一节 汉地密教经典及其传译
第二节 开元三大士与密宗的创立
第三节 汉地密宗的基本教义、仪轨
第四节 密宗在唐朝中晚期的继续传播
本卷主要撰稿人简介
中国佛教通史(第七卷)是201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赖永海。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佛教通史(第七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