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娜(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吉勒鲁普卷)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吉勒鲁普卷)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勒鲁普的代表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个有关爱情的悲剧。单纯善良的明娜在面对爱情的选择题时,自以为应当遵从命运的意志,与她的初恋情人——一个丹麦画家结了婚,却因无法忍受婚后生活的欺瞒、虚荣与浮华,一步步走向精神崩溃的边缘,并最终病逝于精神病院。

在爱情面前,人们往往表现出极端对立的两面:犹豫徘徊,同时坚定不移;脆弱不堪,同时勇猛无比;满心绝望,同时永远朝着那希望的亮光处。明娜亦不能免“俗”。

吉勒鲁普擅长自然景物的描绘,并借此烘托人物情绪与性格,使作品呈现出如诗如梦的韵味。明娜最初的明丽清亮与最后的郁郁寡欢形成鲜明对比,这是被损害了的活泼泼的生命,令人无限惋惜。

作者简介

作者卡尔·吉勒鲁普,丹麦诗人、小说家。早年在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后受丹麦现实主义文学开拓者勃兰兑斯的影响,出版了小说《一个理想主义者》《年轻的丹麦》。

1883年,吉勒鲁普先后游历了德国、瑞士、意大利、希腊、俄国,对这些国家的文学艺术做了大量考察和研究,这导致他抛弃勃兰兑斯理论体系,转向德国古典主义。在席勒的影响下,他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风格的剧本。晚年,从事印度佛教哲学的研究,并受叔本华、瓦格纳的影响。

吉勒鲁普在文学上的最高成就即其长篇代表作《明娜》和《磨坊》。由于他“在崇高理想鼓舞下写出了丰富多彩的作品”,于1917年与丹麦作家彭托皮丹共获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出版说明

作家·作品

译本前言在神意与自然之间

明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附录

吉勒鲁普自传

著作年表

1917年评奖简况(节译)

评吉勒鲁普

明娜(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吉勒鲁普卷)是2021年由漓江出版社出版,作者[丹麦] 卡尔·吉勒鲁普。

得书感谢您对《明娜(诺贝尔文学奖作家文集·吉勒鲁普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蒲宁文集.长篇小说卷 电子书
收录了蒲宁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青春年华》。这是蒲宁的一部自传性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927年至1933年,历时七年之久。这部小说以主人公阿尔谢尼耶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着重表达“我”对大自然、故乡、亲情、爱情和周围世界的感受,表现了青年知识分子的成长和心路历程。
蒲宁文集·中篇小说卷 电子书
本书系《蒲宁文集》中的“中篇小说卷”,共收录作者的四部中篇小说《乡村》《苏霍多尔》《快乐的农家》《米佳的爱情》。《乡村》是蒲宁最为著名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之一,用犀利的语言将就俄罗斯农村的不幸、落后、贫苦等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视出俄罗斯农村落后的生活状况,描写了那个时代各阶层的众生相。《苏霍多尔》描写了少女达莉娅的追逐爱情之旅。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少当家,得到的回报却只是被驱逐、被遗弃的命运。这部小说重
蒲宁文集 诗歌 散文 游记卷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诗歌一百四十首,散文十八篇,游记六篇。蒲宁的诗歌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咏景诗,吟咏俄罗斯四季的美景;一类是感怀诗,抒发哲理感慨,意象悠远,深婉含蓄,发人遐思。一类是爱情诗,此类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所占比例微小,仅数十首。这些诗歌是蒲宁创作中当之无愧的璀璨明珠。蒲宁的散文在他同时代人中一直被视为楷模,他的散文细节真实,富有韵律感与节奏感,即便描写自然也绝不脱离人的生活流程。他能将诗、画与散文熔为一
吉檀迦利 电子书
《吉檀迦利》是泰戈尔作品中最具有神秘的宗教内涵的诗集,其中53首选自孟加拉语《献歌集》,16首选自《歌之花环集》;15首选自《祭品集》;11首选自《渡口集》,还有8首选自其他孟加拉文的诗集。泰戈尔在1912年亲自将其翻译为英文,并在1912在以《吉檀迦利》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蒲宁文集·短篇小说卷(下) 电子书
本书为我社2005年出版的《蒲宁文集》的再版,共有五卷,分别为诗歌、散文、游记卷;短篇小说卷(两卷);中篇小说卷;长篇小说卷。伊凡·亚历克塞维奇·蒲宁(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俄国作家。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作品继承了俄罗斯古典文学的传统;他的小说简练、紧凑、优美、擅长人物语言、形象、心理和自然景色的描写,有对往昔充满忆恋的挽歌情绪,尤其十月革命后寓居海外的作品中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