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网络制播技术

数字电视网络制播技术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电视台网络化全面发展的操作和优势,提供基础和应用两部分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基础部分与应用部分。基础部分先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接着阐述了硬盘存储技术、网络附属存储(NAS)以及相应的文件系统、光纤通道与存储区域网(SAN)、iSCSI协议和IP存储区域网;应用部分在介绍了网络制播系统架构的基础上,将目前电视台内网络分为节目制作网、节目播出网和共享服务系统三类,其中节目制作网络一章(第8章)还包括新闻制播网,将节目收录网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纳入共享服务系统。由于篇幅有限,本书没有更多地涉及与网络制播技术相关的计算机技术、数据库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内容,读者可参考其他相关书籍。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1章绪论

1.1 基本概念

1.2 发展概况

1.3 电视台网的特点

第2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2.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2.1.2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2.2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2.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2.2.2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

2.2.3 TCP/IP协议体系结构

2.3 以太网

2.3.1 以太网的基本概念

2.3.2 以太网的层次结构

2.3.3 以太网的工作原理

2.4 TCP/IP协议

2.5 应用层

2.5.1 文件传输协议(FTP)

2.5.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5.3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

2.5.4 域名服务系统(DNS)

2.5.5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2.5.6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

2.6 以太网的组成

2.6.1 工作站

2.6.2 服务器

2.6.3 网络适配卡

2.6.4 网络连接与互联设备

2.7 存储网络

2.8 云计算

2.8.1 云计算的概念

2.8.2 云计算的体系结构

2.8.3 云计算的服务形式

2.8.4 云计算的部署模式

第3章硬盘存储技术

3.1 硬盘技术基础

3.1.1 硬盘的结构

3.1.2 硬盘的逻辑结构

3.1.3 硬盘的读/写过程

3.1.4 硬盘参数

3.2 硬盘类型与接口

3.2.1 ATA(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3.2.2 SATA(Serial ATA)

3.2.3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3.2.4 SAS(Serial Attached SCSI)

3.2.5 FC(Fiber Channel)

3.2.6 固态硬盘

3.3 SCSI总线与协议

3.3.1 SCSI协议体系

3.3.2 SCSI工作模式

3.3.3 SCSI总线

3.3.4 SCSI读/写过程与命令描述块

3.4 硬盘阵列

3.4.1 硬盘阵列

3.4.2 RAID技术

3.4.3 RAID的实现方式

第4章文件系统和网络附属存储

4.1 文件系统

4.1.1 文件系统概述

4.1.2 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4.1.3 存储分配方法(文件物理组织)

4.1.4 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关系

4.2 直连存储(DAS)

4.3 附属于网络的存储结构(NAS)

4.3.1 NAS基本概念

4.3.2 NAS组成

4.3.3 NAS的特点

4.4 NAS中的文件共享协议

4.4.1 NFS

4.4.2 CIFS

第5章光纤通道和存储区域网

5.1 光纤通道概述

5.2 FC-0 物理接口和介质

5.3 FC-1 字节同步和编码/解码体系

5.4 FC-2 成帧和信令协议

5.4.1 光纤通道帧

5.4.2 流量控制

5.4.3 服务类别

5.5 FC-3 公共服务

5.6 光纤通道链路服务

5.6.1 光纤通道拓扑结构

5.6.2 光纤通道端口

5.6.3 光纤通道地址

5.6.4 光纤通道Fabric登录

5.7 FC-4 上层协议映射

5.8 FCP数据传输过程

5.9 光纤通道主要设备

5.9.1 FC HBA

5.9.2 光纤通道交换机

5.10 存储区域网SAN(Storage Area Network)

5.10.1 SAN的基本概念

5.10.2 SAN的两种主要形式

5.10.3 FC-SAN的组成

5.10.4 SAN构架的文件管理

5.11 DAS、NAS和SAN剖析

第6章iSCSI协议和IP存储区域网

6.1 iSCSI协议概述

6.2 iSCSI的命名和编址

6.3 iSCSI会话过程

6.3.1 iSCSI会话类型

6.3.2 iSCSI登录和协商

6.3.3 iSCSI全功能阶段

6.3.4 连接和会话的终止

6.4 发现会话

6.5 iSCSI PDU格式

6.5.1 iSCSI PDU基本格式

6.5.2 登录请求和应答的iSCSI PDU格式

6.5.3 SCSI请求和应答的iSCSI PDU格式

6.6 正常操作会话

6.6.1 数据传送的iSCSI PDU格式

6.6.2 数据传输顺序

6.6.3 iSCSI读/写过程

6.7 iSCSI的实现方式

6.8 IP-SAN系统组成

6.9 FC-SAN与IP-SAN的分析比较

第7章网络制播系统架构

7.1 双网结构

7.1.1 双网结构的基本概念

7.1.2 双网结构的网络工作原理

7.2 网络制播系统的基本构成

7.2.1 工作站

7.2.2 服务器

7.2.3 中央共享存储体

7.2.4 互联结构

7.3 全台网架构

7.3.1 全台网互联互通内容

7.3.2 全台网互联互通集成架构

7.3.3 基于SOA双总线的全台网架构

7.3.4 基于SOA双总线的全台网服务接口

7.3.5 基于SOA双总线的主干平台实例

第8章节目制作网络

8.1 节目制作网概述

8.1.1 节目制作网的基本组成

8.1.2 节目制作网的基本流程

8.2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

8.2.1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组成

8.2.2 全台网环境下的节目制作网业务流程

8.2.3 全台网环境下节目制作网与其他系统间的交互

8.3 新闻制播网

8.3.1 新闻制播网的特点

8.3.2 新闻制播网的组成

8.3.3 新闻制播网内部工作流程

8.3.4 新闻制播网外部工作流程

第9章节目播出系统

9.1 节目播出系统概述

9.1.1 节目播出系统基本概念

9.1.2 节目播出系统发展概况

9.2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9.2.1 基于磁带的自动播出系统

9.2.2 视频服务器

9.2.3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9.3 网络化硬盘自动播出系统

9.3.1 硬盘自动播出系统网络化方法

9.3.2 节目播出网的基本组成

9.3.3 节目播出网流程

第10章电视制播网络共享服务系统

10.1 节目收录网

10.1.1 节目收录网的基本概念

10.1.2 节目收录网的体系结构

10.1.3 主要模块功能

10.1.4 业务流程

10.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10.2.1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

10.2.2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

10.2.3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架构

10.2.4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关键技术

10.2.5 媒体资产管理网的工作流程

数字电视网络制播技术是2016年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杨盈昀。

得书感谢您对《数字电视网络制播技术》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网络:不做虚拟世界的“奴隶” 电子书
新媒体时代,我们已离不开由互联网构建的虚拟空间。它带给人们知识、娱悦和便捷的同时,带来的伤害不容忽视。虚拟空间隐藏着太多的谎言和伤害,正确而恰当地处理好网络使用、网络保护、网络沉迷之间的关系,摆脱网络带来的桎硞,是我们人生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一课。本书以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图画,展示网络带来的问题,剖析带来的危害,帮助我们提升法律素养,学会用正确而恰当的方式,远离和应对网络带来的诱惑和伤害。互联网络,一
网络与新媒体广告 电子书
本书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类型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划,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市场分析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策略,从新媒体广告的创意到新媒体广告的设计,从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媒介到网络与新媒体广告效果评估,对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社会网络与劳动力市场 电子书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边燕杰利用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作品。
网络原生数字资源社会价值研究 电子书
作者对典型网络原声数字资源的社会价值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逻辑清晰,语言凝练。
人类不平等的起源:通往奴隶制、君主制和帝国之路 电子书
我们所有人都是从平等主义的狩猎者或采集人进化而来,然而,为什么我们中几乎所有的人却又在那些富裕的人的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