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早期北京话研究:新材料、新课题、新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利用《早期北京话的新材料》(刘云,2013)和《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王洪君、郭锐、刘云,2017)所发掘整理的满汉合璧文献、京味儿小说、域外北京话教科书、曲艺等早期北京话文献,对早期北京话展开个案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敬称代词“您”、时间副词“且”、北京话中的担心?认识情态系统、处置标记“给”、“定”“准”类认识情态副词等专题。大规模新发掘语料使得系统的溯源研究真正得以实现,本书对敬称代词“您”的来源等经典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同时在类型学视野下,发掘出担心、认识情态等北京话语法研究的新课题,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北京话语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
作者刘云,对外经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北京话和现代汉语语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北京社科基金一项,在《中国语文》《语言学论丛》《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报》《北京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总序
早期北京话的语言研究价值——“早期北京话研究书系”序
第一章 绪 论
1.1 早期北京话的研究价值
1.2 早期北京话语法研究概况
1.3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早期北京话的新材料
2.1 引言
2.2 清中前期的北京话材料
2.3 晚清民国时期的北京话材料
2.4 结语
第三章 敬称代词“您”的来源及发展
3.1 引言
3.2 关于“您”来源的四种观点
3.3 对“你们合音说”的检验
3.4 敬称代词“您”在清代的发展
3.5 同类现象:第三人称敬称“怹”的发展
3.6 结语
第四章 长时副词“且”的来源及发展
4.1 引言
4.2 对“且长时”的共时分析
4.3 对“且长时”的历时考察
4.4 结语
第五章 一些认识情态标记的来源及发展
5.1 引言
5.2 “光景”和“不见得”
5.3 “准”和“大概”
5.4 “多半”和“八成”
5.5 结语
第六章 处置标记“给”的来源及发展
6.1 引言
6.2 对现有观点和重要用例的检验
6.3 “给狭义处置”的来源和历时演变
6.4 “给广义处置”和“给致使处置”的发展
6.5 结语
第七章 被动标记“给”的来源及发展
7.1 引言
7.2 “给长被动”的来源及发展
7.3 “给短被动”用法的来源及发展
7.4 结语
第八章 多功能标记“让”的来源及发展
8.1 引言
8.2 路径一:“让被动”的来源及发展
8.3 路径二:“让使令”和“让致使”的来源及发展
8.4 结语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主要观点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清末民初京味儿小说大家蔡友梅生平及著作考述
附录二:清末民国京味儿小说大家徐剑胆生平及著作考述
附录三:《庸言知旨》作者宜兴考述
附录四:《清话问答四十条》作者常钧生平及著作考述
后记
“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丛书总目录
早期北京话语法演变专题研究是201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刘云。
得书感谢您对《早期北京话语法演变专题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