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幼儿社会规范教育需“形式合理、实质合理、实践合理”,培养具备自主、权利、平等等价值观的“小公民”。
内容简介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期,合理的社会规范教育是促进幼儿社化的重要路径。本书提出了考察幼儿社会规范教育合理性的分析框架,即合理的幼儿社会规范教育是“形式合理、实质合理和实践合理”三者的有机统一。形式合理体现在:类型结构合理、外在形式合理性和程序合理;实质合理要求规范的价值诉求以培养当代社会所需的“小公民”为主,规范的规约以不侵犯幼儿的“个人领域”为前提,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权利、平等、正义、合作、互惠等价值理念为核心,强调规范自身内在而非工具性价值;实践合理性主要体现在: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规范做出适宜的反应、鼓励幼儿参与班级规范的制定,教师要坚持建构式的理念,即规范的产生主要是班级主体间多方的协商、博弈,而不是教师单方的规约,教师要理解幼儿同伴间规范生成的路径,面对幼儿间的冲突是支持幼儿的自主解决,而不是包办一切。
章节目录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幼儿期:儿童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第一节 幼儿期在儿童社会化中的关键作用
第二节 幼儿社会规范教育:问题与视域
第二章 合理的幼儿社会规范教育的理论框架
第一节 合理性的内涵及其分析范畴
第二节 幼儿班级规范的合理性分析
第三章 基于规范类型的社会规范教育
第一节 幼儿班级规范类型划分的必要性
第二节 幼儿班级常规的类型划分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对各类规范的理解和反应
第四节 构建与规范类型相适应的教育
第四章 规约的限度与幼儿个人领域的形成
第一节 个人领域的界定及其特性
第二节 幼儿个人领域受侵犯现象之透视
第三节 幼儿与教师对个人领域的理解和反应
第四节 规约的限度与尊重幼儿的个人领域
第五章 自由与平等、秩序与效率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透视规范价值诉求的不合理现象
第二节 规范价值诉求的理论依据
第三节 规范的目的性价值:自由与平等
第四节 规范的工具性价值:秩序与效率
第六章 班级常规制定中的幼儿参与
第一节 幼儿参与规范制定的前提性分析
第二节 幼儿参与班级规范制定的实践探索
第七章 规范协商生成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共同参与的博弈
第二节 规范协商生成的博弈分析
第三节 规范博弈生成中的教师指导
第八章 幼儿社会规范教育的随想
第一节 爱与自由:幼儿社会规范教育的润滑剂
第二节 同伴与集体:幼儿社会规范习得的主场域
参考文献
附录
规约与天性:幼儿社会规范教育研究是2018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裘指挥。
得书感谢您对《规约与天性:幼儿社会规范教育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