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向左病人往右(套装共2册 2016新修订版)

医生向左病人往右(套装共2册 2016新修订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会走路,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本领,走路的姿势、动作的协调,都不是关键的问题,重要的是,你需要知道你前行的方向。只有明确方向才能达到正确的目的。

  日新月异的科技不断推出新的医疗设备和药物,医生们也变得越来越依赖于新药与手术,可即便如此,我们看到许多病人还是无法得到他们期望的健康,原因是,医生们忽略了病人的真正需要在于:恢复他们身体的健康。这种忽略致使医生们往往专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并乐于用药物压制各种疾病症状,结果却掩盖了疾病的真相。

  翻开本书,作者首先不是教你怎样防病治病,而是要让你先了解自己的身体,“读懂身体的信号”;面对疾病,作者不是让你把康复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医生身上,而是要你“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医生向左,病人往右》,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它明确告诉人们:医生和病人所走的方向有可能截然不同。

  从胆结石到手术切除胆囊,病人获得的根本不是健康,而是结石的问题扩大成了胆囊都没有了的问题。

  如果治疗关节炎所用的激素导致了骨质疏松和内分泌失调,你认为这是病人需要的健康,还是问题的扩大?如果用骨质疏松和内分泌失调来换得关节暂时不痛,你替患者想想,这个交易划算吗?

  正像我们的思维是不可分割的一样,身体也是不可分割的。分割了的思维,是残缺的,是会破坏我们完整、系统的思想认识的,而被分割了的身体,是不可能给我们健康的。如今,许多病人从一走入医院,就开始被分割。病人被分到各个科:内分泌、心血管、消化内科、糖尿病专科、呼吸内科,等等。似乎身体各个系统是被分隔着,各生各的病,互不相干。显然,这样的认知和行为是个冒险,病人被带入未知的结果中,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趴在那里给自己看病的医生,此时可能已忘记了这是个整体,而正在将自己分割。病人正是因为走错了路才成为病人,而当他们向医生问路的时候,医生却带着他们去了医生想去的地方,而不是病人应该去的地方。

  疾病,其实是错误的方向加上持续的积累造成的。要改变你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健康的失去,你就需要恢复正确的方向。病人需要的方向,就是迈向健康的方向;而迈向健康需要的,是健康生活所需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食物、运动、心情、睡眠。

  这些简单而重要的条件,是生命健康所必须依赖的。而有些医生始终在企图灌输给病人一个观念:可以依靠某种医疗技术和手段来解决身体的整体问题,却很少去为病人创造这些必要条件;而病人一旦走错了路,却没有人告诉他,从而导致了错误的结果,并且还在继续着各种错误。

  生命的伟大,在于对自然条件的灵活运用。每一个自然的生命,都应该学会随时去利用自然所给予的恩赐,来使自己健康、强壮。“自然”这两个字,很少有人能真正意识到。什么是自然?自然的核心,在于随时的变化。运用自然,就在于运用变化。

  疾病的发生,正是一种变化,是身体对抗各种伤害而产生的变化,这是身体的智慧,也是自然的智慧。可惜,人们害怕变化,也就害怕了疾病。人们做了许多不正常的事情来伤害身体,却要求身体的反应依然正常,一旦身体有了不正常的反应,就急着去抑制,却不明白,那正是身体发出的信号。

  如果有一天,医生们不再埋头走自己的路,不再把注意力仅放在走路姿势的研究上,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帮助病人找回正确的方向,那就是医学的成功,那就是病人的福音。

内容简介

  “健康的许多秘密其实都隐含在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和生活作息之中。我们如果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一日三餐、照顾好自己的日常作息,照顾自己的健康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

  疾病的控制不等于获得健康,医生擅长控制症状;但你应该选择正确的健康方向。本书作者运用基因营养学新研究成果,揭示慢性病因真相,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让慢性疾病的康复变得简单而有希望。本书源于其临床研究治疗过程和案例。

  《医生向左病人往右共2册》(2016新修订版)每册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观念篇,第二部分是基因营养学,第三部分为常见慢性病的康复,此外附录为康复病例摘录:

  观念篇中主要阐述病人应用的三个心态,疾病的误区,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开篇从观念上来纠正过去错误的健康观念,并重新树立新的健康观念

  基因营养学部分,提出了基因营养学说,同时阐述了疾病的新模式,分析了影响健康的各个因素,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和原理,提出获得健康的五项原则,同时提出日常保健的MSC健康计划,为人们日常保健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慢性病康复部分,从新的视角解读高血压、糖尿病、痛风、肝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各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每种疾病从临床概述、病理现象、病理解析、新视角、康复建议、康复预测、病例七个部分阐述,使读者对所关心的疾病有个完整的认识。

  附录部分提供了这些年来的各种疾病康复的成功案例。旨在帮助读者重新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全套书为我们一一解答了“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告诉患者,“慢性病的康复之路应该这样走”:共提出了适合几十种慢性常见病、多发病的康复治疗计划和建议,让患者早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重返健康之路。

作者简介

  曾志锋,生物学医学博士,师从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暨南大学副校长周天鸿教授。主要从事病毒基因结构与功能、细胞与基因结构、肿瘤发病机制等医学研究。曾志锋博士运用基因营养学说的研究成果,在针对肿瘤及常见慢性病患者的临床康复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订康复计划,运用营养素及调整生活方式,使病患得到控制和康复,为慢性病患者带来了希望。本书源于其临床研究治疗过程。

章节目录

《医生向左,病人往右1》

第一部分 正确面对疾病

第一章不要急躁

一、面对疾病,急有用吗

二、病什么时候能好

第二章读懂身体的信号

一、发烧

二、 咳嗽

三、身体的其他信号

第三章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

一、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二、奇妙的人体器官

三、你虽有亿万资产却不知如何使用

四、神奇的干细胞也要看怎么用

五、新陈代谢为康复提供了机会

第二部分 疾病的真相

第一章关于疾病的误区

一、病因说混淆了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疾病分类割裂了整体

第二章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

一、真正的病因

二、对医疗过分依赖

第三部分 基因营养学

第一章健康与疾病的本质

一、为什么要探求健康与疾病的本质

二、生命的共性

三、健康与疾病是什么

第二章新的疾病模式

一、了解基因:基因是健康天平的支点

二、控制环境:环境是通往健康的桥梁

三、一种疾病

四、疾病的三个阶段

五、疾病久治不愈的两个根源

六、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五种途径

第三章康复之路

一、你必须承受的痛苦

二、获得健康的策略和方向

三、MSC计划:基础保健计划

第四部分 疾病与康复

第一章关于营养补充品

一、天然提取VS化学合成

二、没有神奇药丸可以医治百病

第二章关于康复的建议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三、哮喘

四、呼吸系统疾病总论

五、动脉粥样硬化

六、高血压

七、风湿热

八、心肌炎

九、心血管疾病总论

十、胃炎

十一、消化性溃疡

十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十三、非酒精性脂肪肝

十四、肝脏疾病总论

十五、慢性肾小球肾炎

十六、尿路感染

十七、慢性肾衰竭

十八、甲状腺功能亢进

十九、甲状腺功能减退

二十、糖尿病

二十一、腺体疾病总论:内分泌失调

二十二、类风湿关节炎

二十三、 痛风

附录一

附录二

《医生向左,病人往右2》

自序

第一部分 生命的奇迹

第一章还原十七岁的花季——嗅神经母细胞瘤病友的康复故事

第二章一个月的奇迹——脑瘤病友的故事

第三章重建生命——乳腺癌复发转移后的康复故事

第四章将信将疑——甲状腺肿瘤病友的悲喜故事

第五章奇迹就在身边——姐妹花的乳腺恶疾康复故事

第六章与死神擦肩而过——心衰病友的ICU生活

第七章相信光明总会到来——糖尿病病友的康复体验

第八章还原生命之美——摆脱二十年的丙肝困扰

第九章原来如此——高血压病友的另类生活

第十章也没想象中那么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不用药的日子

第十一章 决定权就在你的手中

第十二章 给朋友们的几个建议

第二部分 基因营养学概论

第一章基因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一、 基因

二、营养与药物

三、营养基因学

四、基因营养学

五、疾病和健康

六、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章基因、营养与健康

一、基因、营养与DNA修复

二、基因、营养与细胞过程

三、基因、营养与炎症反应

四、基因、营养与有毒物质的代谢

五、基因、营养与人体激素平衡

第三章人体的天赋资源

一、奇妙的人体器官

二、威力十足的免疫系统

三、健康的源泉——干细胞

第四章人体的康复机制

一、自我牺牲机制

二、自我保护机制

三、化生机制

第五章康复之道

一、健康的通道

二、康复策略

三、康复反应

第三部分 疾病与康复

第一章慢性疾病是个有趣的话题

一、M计划:一日三餐

二、S计划——22:30要睡着

三、C计划:定期清洁

第二章糖尿病的康复要素

一、认识糖尿病

二、关于糖尿病的病理解析

三、关于糖尿病的几点思考

四、关于糖尿病的营养补充建议

第三章肝病的6个月康复之道

一、认识肝脏

二、非酒精性脂肪肝

三、慢性病毒性肝炎

第四章攻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一、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几点思考

三、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营养补充建议

第五章妇科疾病是一类简单的健康问题

一、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学特点

二、激素与女性健康

三、常见妇科疾患

四、关于妇科疾病的思考

五、关于妇科疾病的营养补充建议

第六章肿瘤并非不可战胜

一、人们为何如此害怕癌症

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死于癌症

三、癌症是一种细胞和能量疾病

四、癌症并不可怕

五、人体具有抵御癌症发生与发展的机制

六、对抗癌症的六把利刃

七、肿瘤是一场危机

八、关于肿瘤康复的营养建议

后记

医生向左病人往右(套装共2册 2016新修订版)是2016年由四川科学技术出版,作者曾志锋。

得书感谢您对《医生向左病人往右(套装共2册 2016新修订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协和医生说:坚持做好这些事 健康生活一辈子 电子书
《协和医生说》科普内容均由北京协和医院医、护、技人员撰写,用漫画形式进行二次转化,经资深专家和医院两级编审,内容科学又简单易懂、生动有趣。 图书分为健康饮食、疾病防治、皮肤美容、妇儿健康、运动康复五大板块,不仅关注疾病防治,更关注大健康领域,撰稿科普专家有于康、潘慧、谭先杰、尹佳、李宏军、林国乐、彭澎等多位协和科普“大咖”。 该系列科普漫画在公众号“小大夫漫画”和“协和医生说”发布,篇阅读量达到5万到10万 ,其中十余篇爆款如《霉菌是一等致癌物!》(王良录)、《协和专家帮你全面了解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谭先杰)、《吃点消炎药而已,至于大惊小怪吗?》(胡杨、张波)、《流感防护要趁早》(柴文昭)、《这些饮食误区,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于康)均超过10万 ,并被“新华社”“央视新闻”“医政医管局”“健康中国”等公众号选中并予以转发,获得广大读者的青睐及好评。
最后一支多巴胺 电子书
小小的急诊抢救室,仿佛包含着整个人世间的悲欢喜乐,那些已经、正在、即将被救治的人不仅是一个或数个衰弱的器官,而是一条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医学是理性的,但血脉的割舍参杂了太多感性成分,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留遗憾,但又有谁的人生是完美的?生命是一场学会接受不完美的旅行,悲欢离合本是人生中的寻常经历,然而不曾站在生死临界点做选择的人,一定无法理解关乎生死的选择对人的拷问有多痛苦和残忍!
说句心里话.3 电子书
本书是一本优秀的叙事医学代表作,适合上班族读者阅读使用,预测读者人群为30~45岁之间职业女性,适合小红书、豆瓣读者,未来营销的阵地应该是瞄准年轻人的心脏健康必读书这类宣传方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读本 电子书
1.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编写的大众防护手册,大字版,更适合中老年人阅读;2.由青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编写,内容科学;3.同步赠送电子书,随时更新最新研究进展及相关信息。
健身笔记:如何成为一个身材有料的人 电子书
从零开始入门,避开健身小白容易掉入的那些坑,学会科学地健身,了解并掌控自己的身体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