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以时间为序,以玉米种业发展为线索,梳理了20世纪玉米种业在各个阶段所表现的具体形式和和发展特点,首次尝试把中国玉米种业的演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1900-1948年);玉米种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玉米种业的产业化发展(1979年至今)。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玉米种业发展的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玉米种业发展的特点;指出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问题与不足;归纳中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经验启示。

作者简介

  杨虎,男,1980年出生,安徽南陵人。2011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博士毕业,现为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农业科技史、文化史方向研究,曾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

章节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传统玉米种业的延续与渐变(1900-1948年)

第一节 玉米在中国的引进、传播及影响

第二节 传统玉米种业相关技术的继承及创新

第三节 传统玉米种业渐变的科技特征

第二章 玉米种业的曲折发展(1949-1978年)

第一节 玉米栽培状况及栽培技术演变

第二节 玉米种质资源的整理与利用

第三节 玉米种质创新理论及技术演变

第三章 玉米种业的产业化发展(1979年至今)

第一节 现代玉米种业的科技变革

第二节 现代玉米种业市场与体制发展变革

第三节 现代玉米种业发展态势分析

第四节 现代玉米种业公司个案分析——以登海、德农种业为例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发展影响分析

第一节 促进玉米产量提高和种植面积扩大

第二节 推动区域农业开发与经济发展

第五章 20世纪玉米种业发展动力分析

第一节 技术因素——玉米品种改良的内驱动力

第二节 制度因素——国家农业科技政策的推动

第三节 人的因素——玉米科学家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是2013年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杨虎。

得书感谢您对《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文库·中国近现代农业史丛书:20世纪中国玉米种业科技发展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互联网+ 农业 电子书
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的重要形式,”互联网+农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围绕这一核心,本书作者分别从揭开'互联网+农业'的大幕、风风雨雨说农民、农业智能机器人、农业大数据挖掘、农产品精深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服务、一个村级样本8个方面阐述农村、农民、农业的历史、现状与发展。
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电子书
本书在参阅已有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张掖市农科院近几年调查研究成果及对农业发展的思考,从理论层面,阐述了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的概念、内涵、循环方式、循环途径、资源利用率、经济效益和发展优势。
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研究: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新 电子书
本书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发展”这个主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以创新绿色发展为动力,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支撑,对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产品开发、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创新、生态农业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生态农业与绿色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时代生态农业现代化体系的构建等问题及视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农业科技明白纸系列——牛、羊、猪、鸡、兔、鱼 电子书
本书瞄准牛、羊、猪、鸡、兔、鱼的农业科技前沿,筛选、推广适合当地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使农业生产者掌握主要农作物播种、育苗、肥水管理、收获和贮藏等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理论性、实践性、指导性为一体,旨在为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广大农民提供一本通俗易懂的主要农作物生产知识和技术指导用书。
精准扶贫农业科技明白纸系列——花椒、核桃(13) 电子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花椒主要品种;花椒种植的生态要求;栽植建园;花椒土壤管理;花椒园深翻土壤的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