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

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一种神秘感。他本人是一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的主要干将,但他的诗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诗人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他的成名作《错误》(1954)在台湾首次发表时,因为该诗的最后一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时间整个台湾岛都在传诵“达达的马蹄”之声。而随着郑愁予诗歌作品在大陆的传播,这“达达的马蹄”声也在大陆年轻人中持续回响……

内容简介

郑愁予是当代汉语诗歌界*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也是在大陆读者中*具知名度、广受欢迎的台湾诗人。其诗歌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是郑愁予时隔多年后在大陆出版的一部诗歌精选集,全书共分27辑,精选了郑愁予*具代表性的诗作211首,基本囊括了诗人创作黄金时代的诗歌精华。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文韬,1933年济南出生,抗战儿童,内战少年,在大江南北及祖藉河北宁河与北京度过;青年在台湾及海外受高教:学士(台北大)、美学文创硕士(M.F.A,Iowa爱荷华大学英文系)PhD候选人(Iowa新闻传播学院);文学博士D.Litt加州世界艺术学院) 。缘起1967年的美国务院与爱大共创国际写作计划,郑愁予是*一位华人受邀,期满复转修学位,毕业后在爱大、耶鲁等大学任教;于康州Trinity College兼汉学创课教授3年,这所大学抗战前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盟校。于耶鲁任教31年后荣休,获终身在校讲座(emeritus)驻校诗人。近年受聘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清华、东华等大学讲座教授、金门大学专任讲座教授。两岸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包括中国青岛海洋大学及台湾海洋大学。

回溯15岁(1948年)求学北京大学暑期文艺班;16岁于衡阳道南中学印行*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22岁在台北现代诗社出版诗集《梦土上》;加上随后的两本诗集合为《郑愁予诗集I 》,已印刷达200余版,被选为30年来影响台湾转型的30本书单*一诗集;《文讯》问卷选为*受欢迎副刋作家;选入20世纪新文学经典中诗人得票*高者;诗作被谱为歌曲*多;美国跨国媒体Discovery于2007年来亚洲制作报导影片《迷样金门》,邀请郑愁予主讲金门史话,诵读海洋诗作,这部报导影片在亚洲24国及地区播放,有一亿以上家庭得以观看。台湾目宿媒体制作传记影片集《他们在岛屿写作》,首邀郑愁予为传主,并在郑氏落籍地金门开拍而在耶鲁及爱荷华杀青,采郑诗《如雾起时》为名。2014年端午庆祝宜昌屈原节,应邀三峡大学演讲,学子5000人挤满体育馆。曾兼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3载;获台湾多种文艺奖及多所中、外学府与文化团体赠终身成就奖。多年来诗作被台、港、新加坡、大陆等地编入华文教科书,这是诗人平生*感怀的民族荣宠。


章节目录

序言

梦土上

雨丝

归航曲

错误

客来小城

梦土上

乡音

风雨忆

赋别

边塞组曲

残堡

野店

牧羊女

黄昏的来客

小河

琴心

山居的日子

俯拾

山外书

山居的日子

落帆

崖上

红的,蓝的

结语

港边吟

小溪

殒石

七月

三年

爱,开始

岛谷

北投谷

船长的独步

我以这轻歌试探你

小小的岛

船长的独步

贝勒维尔

水手刀

晨景

如雾起时

海湾

小诗锦

相思

除夕

晚虹之逝

雪线

卷帘格

港夜

钟声

采贝集

下午

草履虫

未题

静物

采贝

姊妹港

一〇四病室

清明

左营

贵族

当西风走过

生命

度牒

梵音

媳妇

知风草

天窗

情妇

知风草

四月赠礼

……

右边的人

五岳记

草生原

燕云集

大韩集

微尘集

衣钵集

谈禅与微雨

非吾乡记

莳花刹那

一碟儿诗话

散诗纪旅

爱荷华集

纽英仑画卷

雨说

节操的造型

书斋生活

燕人行

人工花

网球运动

刺绣的歌谣

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是2016年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郑愁予。

得书感谢您对《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时间之诗 电子书
本书是作者阎志多年来所写的诗歌的合集。全书分为挽歌与纪念、风过耳、少年辞、明天的诗篇、童年的鸟五部分,诗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折射了思考的火花。这些诗,有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本真的追问,有对被格式化了的城市生活的审美观照……每一首诗都蕴藏着深厚的内涵,且语言细腻,想象力丰富。
诗国之星 电子书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昨夜星辰”,包括我国古代“双星”和“群星”;下卷“今夜星辰”,包括近现代重要诗人。共36万字,配有插图60幅,介绍古今诗人词家130余人,赏析作品超过350首。
思想的边界:健民文论自选集 电子书
本书收入了作者的28篇文论和评论,对当代文学、绘画理论、思想文化作出富有深度的理论阐释。全书分为三辑,“感觉之阈:一种理论设置”概述了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的一个理论设置——艺术感觉论;“批评之象:视角与谱系”从“五四”文学批评背景的视角,讨论现代作家论的谱系以及香港早期文学的历史演进;“解读之惑:敞开了什么”从人文意义上讨论了随笔的文体功能,同时对刘再复等人的文学理论以及一些作家、诗人、画家
思想的面相:聂运伟自选集 电子书
本书收录了作者30余篇学术论文、随笔。主要内容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对海内外数位学者的学术访谈,涉及思想史、史学、哲学、美学、文化学、伦理学等领域,从不同的学科视域集中审视了百年来中国思想史、学术史的发展路径和全球化背景下价值重建的问题;第二部分是美学理论研究与文学评论,既有知识学层面的学理探究,也有现象层的文本分析;第三部分是文化学视域里的伦理学研究、城市文化研究及学术随笔,话题各异,人文关
禾山诗钞 电子书
《禾山诗钞(精)》的作者黄瀚是清末厦门籍举人,任厦门禾山书院旧址创办的禾山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厦门沦陷后,黄瀚与门下多人组织“秋社”,言辞慷慨,诗稿也反映了厦门地方的风土习俗等。厦门的诗风一向崇尚盛唐。乾隆年间以黄日纪为代表的云洲诗社盛极一时,沈归愚评黄日纪的诗乃“本唐人”。黄瀚弱冠能诗,即受到当地社会“诗必盛唐”的影响。由於侨商出身的家庭背景,加上居住在厦门岛东南一隅的美丽海滨,黄瀚先生那淡泊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