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股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农民股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改革深入,土地调整,农民以土地入股。

内容简介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的土地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经历了从集约到分散,下一步可能又会从分散再一次走向集约,而这一次的土地集约化,与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土地集体所有本质上是不同的。本书在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流转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国外土地流转的经验,提出了农民用土地作为股份入股,成为农民股东的思路。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目录

第一部分 土地流转开始了

第1章 从“碎片化”到“集约化”

困境

生产力发展要求一场土地的变革

第2章 成熟的地权与稳定的政权

土地从来都与政权相关

效率与公平的权衡

土地流转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第3章 土地流转的时机与节奏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变化的契机

土地流转供给与需求的条件

农业规模化生产加速

城镇化进程加快

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基础

第二部分 收益增长方式决定土地流转的开始

第4章 土地流转收益的增值方式

土地流转增值的模式

土地流转四种典型模式的比较

其他国家或地区土地流转模式的实践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土地流转增值的实践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区土地流转的基本状况

从土地规模效益到农业综合体

第三部分 收益的分配方式决定土地流转的成败

第6章 土地流转的利益网络

土地流转利益网络中的角色

土地流转利益网络的关系分析

收益分配应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第7章 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与保障

土地流转的收益分配模式

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流转收益合理分配的保障

第四部分 让农民成为股东

第8章 土地使用权与股份

农民在不同收益模式下的地位

土地使用权换股权

第9章 土地流转中农民收益的可持续性

农民成为股东的意愿

农民股东的权益保障

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

第五部分 资本不仅是只大鳄鱼

第10章 离不开金融的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案例

金融机构对于土地流转的关注点

第11章 金融机构参与土地流转的尝试

土地信托的尝试

安徽宿州信托模式案例

通辽余粮畜业的土地流转贷款

蒙羊牧业集团的产业链融资

绿色联盟综合体的创新模式

第六部分 农民的终结

第12章 传统农民身份的瓦解

农业生产者的变化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农业生产者经济地位的变化

第13章 农民成为股东的影响

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

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

拉动内需,带动投资

推动基层管理机构的改革

农民观念的转变

第14章 农民股东带来的挑战

粮食安全问题

区域发展的资源载荷

农业技术的创新

政府的管理能力

农民的利益保护

土地流转的未来

参考文献

农民股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 李桂君。

得书感谢您对《农民股东——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农民收入质量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 电子书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中农民问题的破解之道。不同于传统收入数量的研究,本书建立了宏观领域下的农民收入质量体系,为农民增收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亦将农民收入质量体系作为重要的衡量农民收入的宏观指标。数据分析表明,农民收入质量是农民进行消费和投资的关键影响因素。
农民工农地流转与城镇化 电子书
本书概括性地总结了世界各国农地流转与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和对我国的启示;从总体上对我国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做了阐述。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的六个地方为例,对农民工流出源头的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情况,以及农民工流入地的外来农民工城市融入情况做了研究。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与农民工承包地流转和城镇化相关的主要问题,如农民工承包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农民工在城
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电子书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适应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是经济新常态下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优化与绩效提升 电子书
本书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原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特性和发展状态进行阐述;以制度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农业合作社产权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建立内部契约选择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设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样本合作社的绩效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发现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绩效的关键因素。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及其治理:以农民进城为背景 电子书
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是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之一。中国区域总收入差距有50-70%来源于城乡收入差距,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事实,2016年1月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十三年聚焦三农,平抑城乡收入差距成为当务之急。有差距就有流动,本书从“农民进城”这个普遍社会现象切入,探究劳动力流动、城市化进程在平抑城乡差距路径中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政府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