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康德的《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本宗教哲学经典著作的全方位、客观性的解读。
内容简介
针对当下流行的两种误读,作者着眼于该著作全部四个部分,系统性的诠释。其解读过程以康德的至善学说为引导,他认为,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康德以至善学说建构起了纯粹理性的宗教系统。
这种解读对片面强调康德的纯粹信仰而忽视启示信仰的理解方式是一种冲击,也是对康德自身宗教哲学的辩护。作者断言,康德连贯而有力地完成了马丁·路德式的神学与其批判哲学的综合,从而表达出一种理性的宗教信仰。康德既不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基督徒,而是对传统信仰方式中的启示、奇迹持适度包容态度。他将康德的这种立场描述为纯粹理性主义的。
作者简介
作者劳伦斯·R.帕斯特纳克,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宗教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康德哲学、伦理思想、宗教哲学等。他尤其在康德宗教学领域贡献卓著,是美国著名的康德哲学研究专家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
出版专著《〈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的康德》(“劳特里奇哲学指南系列”)、《康德的至善:道德希望、理性信仰与伦理共同体》等,参与编辑“伊曼努尔·康德译文资料”系列丛书、《帕斯卡的赌注》《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等,在《康德评论》(Kantian Review)、《哲学史杂志》(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缩略语一览表
前言与致谢
导言
一、《宗教》的出版
二、《宗教》的目的和内容
三、纯粹理性信仰:解读与辩护
第一章 信仰、知识和至善
一、先验观念论与形而上学批判
二、信仰作为一种命题态度
三、康德的至善学说
四、康德对至善的诸论证
第二章 《宗教》的两版序言与纯粹理性信仰的道德基础
一、《宗教》的第一版序言
二、第二版序言
第三章 《宗教》第一部分:善、恶,以及人的本性
一、我们选择能力的主观根据(6:19—22)
二、附释(6:22—26)
三、向善的禀赋(6:26—28)
四、趋恶的倾向(6:29—44)
第四章 《宗教》第二部分:心灵的转变
一、康德的基督论(6:60—78)
二、三个困难(6:66—78)
三、总的附释:论奇迹(6:84—89)
四、附录:第二部分和《宗教》的实验
第五章 《宗教》第三部分:地上的上帝之国
一、第一分论:在尘世建立上帝的国(6:95—124)
二、第二分论:历史的和普遍的教会(6:124—137)
三、总的附释:论神圣的奥秘(6:137—147)
第六章 《宗教》第四部分:对上帝的真事奉和伪事奉
一、第一分论:论在一般的宗教中事奉上帝(6:153—167)
二、第二分论:关于上帝的伪事奉(6:167—190)
三、总的附释(6:190—202)
第七章 结论
一、神学家有可能并有希望从康德那里恢复过来吗?
二、康德将宗教还原为道德了吗?
三、康德是一个贝拉基主义者吗?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的康德是202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美] 劳伦斯·R.帕斯特纳克。
得书感谢您对《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中的康德》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