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道德哲学文集:注释版

康德道德哲学文集:注释版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哲学大师康德有关道德哲学的全部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康德道德哲学全部相关著述,含《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实践理性批判》《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等著作和《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论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等文章、论著摘编,书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译者增译了《科学院版编者导言》和科学院版编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译者注。

作者简介

作者康德,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与天体理论》(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期的哲学研究成果主要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构成了一个完整而严密的先验唯心论体系,给哲学界带来了一场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称“开普勒改革”)。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序:哲学的开普勒改革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实践理性批判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前言

导论:一种实践理性批判的理念

第一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

第一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诸原理

第二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对象的概念

第三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第二卷 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第一章 纯粹实践理性的一般辩证论

第二章 纯粹理性在规定至善概念时的辩证论

第二部分 纯粹实践理性的方法论

纯粹实践理性的要素论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一篇 论恶的原则与善的原则的共居或论人性中的根本恶

第一章 论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禀赋

第二章 论人的本性中趋恶的倾向

第三章 人天生是恶的

第四章 论人的本性中恶的起源

第二篇 论善的原则与恶的原则围绕对人类的统治权所进行的斗争

第一章 论善的原则关于对人的统治权的律法要求

第二章 论恶的原则在对人类的统治权上的律法要求和两种原则彼此之间的斗争

第三篇 善的原则对恶的原则的胜利与上帝的国在地上的建立

第一章 关于善的原则在尘世建立上帝的国时取得胜利的哲学观念

第二章 关于在地上逐步建立善的原则的统治的历史观念

第四篇 论善的原则统治下的事奉和伪事奉,或论宗教与教权制

第一章 论在一般的宗教中事奉上帝

第二章 论在一种规章性的宗教中对上帝的伪事奉

道德形而上学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第一部 法权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前言

道德形而上学导论

法权论导论

法权论的划分

一般道德形而上学的划分

第一卷 私人法权

第一篇 将某种外在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来拥有的方式

第二篇 获得某种外在的东西的方式

第一章 物品法权

第二章 人身法权

第三章 采用物的方式的人身法权

第三篇 通过一种公共的司法权的判决而来的主观上有条件的获得

第二卷 公共法权

第一章 国家法权

第二章 国际法权

第二部 德性论的形而上学初始根据

前言

德性论导论

伦理要素论

第一部分 对自己的一般义务

导论

第一卷 对自己的完全义务

第一篇 人对作为一种动物性存在者的自己的义务

第二篇 人对纯然作为一个道德存在者的自己的义务

第二卷 人对自己的不完全义务(就其目的而言)

第二部分 对他人的德性义务

第一篇 对纯然作为人的他者的义务

第二篇人们相互之间就其状态而言的伦理义务

伦理方法论

相关论述

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因尊贵的约翰·弗里德里希·冯·丰克先生 的夭亡而产生的一些想法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论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

论自然神学和道德的最初根据所能够获得的明晰性和确定性

舒尔茨的《不分宗教适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学说的一种指南尝试》第一部书评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论哲学中一种新近升高的口吻

科学院版编者导言

重新提出的问题:人类是否在不断地向着更善进步?

论最高的、自然的善

论最高的、道德的—自然的善

康德道德哲学文集:注释版是201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德] 康德。

得书感谢您对《康德道德哲学文集:注释版》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舍勒文集:哲学与现象学 电子书
现象学三大经典之一,德语学界传奇人物舍勒名作。
舍勒文集:同情感与他者 电子书
德国哲学大师舍勒作品,收入舍勒关于同情感与他者的论述,极具学术启发性。
舍勒文集:哲学人类学 电子书
对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的深刻反思,发掘新的现代市民精神。
舍勒文集:世界观与政治领袖 电子书
马克思·舍勒不仅是现象学运动中的“施魔者”,也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开创者。
舍勒文集:道德意识中的怨恨与羞感 电子书
本书作者舍勒认为,就认识的全部发展史而言,人们都是先对认识对象产生爱或者恨,之后才通过知性来对它们进行认知、分析和判断的。因此,无论对于所有各种理论认识和思维来说,还是就所有各种实践立场而言,爱和恨在情感行为的集体范围内都是最原初的行为方式,它们还使理论生活和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并且能够使这两者永远保持统一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