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梳理了酒店业的国内外产业结构相关理论与发展状况。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星级酒店业整体效率低下,运作及形式相似性太强,缺乏差异性与多样化,提升产业竞争力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本书以产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星级酒店业市场发展的现状,以星级酒店业市场的ESP产业结构分析为基础,研究星级酒店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法,以及产业管理政策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认识目前我国星级酒店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促进市场健康发展,为星级酒店业的产业管理与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简介
作者孙艳芳,天津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生、经济学硕士,北京市海淀区职工大学(中关村学院)财经系主任。现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等课程。
近年来,为多家酒店主讲“酒店经济学”“酒店运营与管理”课程,组织课程团队深入酒店调研,开发为企业员工量身打造的校企融合课程,在酒店产业经济、酒店运营等领域进行实践性研究。
参加北京市市级重点课题1项,主持海淀区区级项目1项,主持北京开放大学课题、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多篇。曾获“海淀区优秀教师”“海淀区师德之星”“海淀区学习之星”“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酒店业
1.2.2 酒店业经营指标RevPAR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酒店业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产业组织理论
2.1.1 产业组织的含义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2 产业结构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2.2.1 产业结构的含义
2.2.2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章 基于ESP范式的酒店业产业结构分析
3.1 哈佛学派的SCP框架及我国酒店业的适用性
3.1.1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3.1.2 我国酒店业的适用性
3.2 ESP范式的基本框架
3.3 酒店业经营环境分析
3.3.1 经济环境
3.3.2 制度环境
3.3.3 技术环境
3.3.4 社会文化环境
3.3.5 全球环境
3.3.6 市场需求状况
3.4 酒店业竞争结构分析
3.4.1 市场结构
3.4.2 产权结构
3.4.3 档次结构
3.4.4 区域结构
3.5 酒店业市场行为分析
3.5.1 集团化进程又取得新的进展,集团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3.5.2 度假租赁市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3.6 酒店业市场绩效验证
3.6.1 中国传统酒店业的整体效益仍然在低位徘徊
3.6.2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3.6.3 酒店整体供给增速下滑
3.6.4 从经济型酒店到中高端酒店的升级,带来酒店行业长期的利润增长
第四章 酒店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4.1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4.1.1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4.1.2 产业结构效应
4.1.3 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
4.2 优化布局结构与酒店产业结构优化
4.2.1 产业布局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4.2.2 我国酒店业的产业布局
4.2.3 我国酒店业的扩散效应
4.2.4 我国酒店产业的集群效应
4.3 企业创新与酒店产业结构优化
4.3.1 酒店企业创新的含义
4.3.2 酒店企业创新的途径
4.3.3 酒店企业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的效应
4.4 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与酒店产业结构优化
4.4.1 对酒店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4.4.2 提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战略
第五章 酒店业产业管理研究
5.1 我国酒店业产业政策
5.1.1 产业政策的含义
5.1.2 产业政策的手段
5.1.3 我国商务部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5.1.4 我国关于支持民宿发展的产业政策
5.1.5 关于我国酒店业的产业政策建议
5.2 酒店业产业规制
5.2.1 产业规制的含义
5.2.2 关于我国酒店业产业规制的建议
5.3 酒店业行业管理
5.3.1 行业管理的含义
5.3.2 行业管理的作用
5.3.3 行业管理的实现方式
5.3.4 行业管理的模式
5.3.5 关于我国酒店行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第六章 酒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6.1 酒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
6.2 酒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实践研究
6.2.1 酒店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6.2.2 酒店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6.2.3 酒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基于ESP范式的酒店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是2019年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孙艳芳。
得书感谢您对《基于ESP范式的酒店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