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本书提升技术掌控力与布道力,适合技术总监、架构师、IT咨询及项目管理人员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包括5章50节,通过主题短文,在思想底蕴与思维认知、平台顶层架构与核心能力、技术管理与分析决策方面,给读者提供丰富的工作锦囊,综合提升读者的技术掌控力和布道力,精进方法论,使读者能快速成为一个通识全貌型人才,从容自如地驾驭中大型软件平台方方面面的技术工作。第2部分包括3章,提供20余幅技术方案图和架构设计图,以及常用工作台账示例,帮助读者进一步精通图形化表达方法,提升技术设计呈现能力。本书不仅适合工作于一线的技术总监、架构师和中高级技术人员阅读,对致力于IT咨询和布道师岗位的读者,以及扩展知识面、争取持续提升的IT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人员,同样可以从中受益,大获技能包,增强软实力,早日脱颖而出。

章节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插图

序一 十年磨一剑

序二 一本有故事有品位的IT书

序三 大型软件系统驾驭之道

推荐语

前言

目录

第1部分 技术负责人的工作锦囊

第1章 良好认知,成功钥匙

1.1 为技术负责人画像

1.2 技术分工细化之殇

1.3 决策是平衡与取舍的艺术

1.3.1 没有完美答案

1.3.2 记录决策理由

1.3.3 掌握行业方法

1.4 会有第五代架构吗

1.4.1 前四代架构的精髓

1.4.2 深谙架构职业特性

1.4.3 预测五代无意义

1.5 简洁开明的领导风格

1.5.1 透明求真和沟通交互

1.5.2 领会无为而治

1.6 平台思维和情绪管理

1.6.1 项目制vs平台型

1.6.2 不要愤世嫉俗

1.6.3 去除地盘意识

1.7 提升架构设计严谨性

1.7.1 架构设计思维原则与模式

1.7.2 过程增强与工具运用

1.8 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

1.8.1 贵在积极对话

1.8.2 方法论胜负手

1.9 精明赢得公司汇报

1.9.1 关注真正的重点

1.9.2 亮出点看家本事

1.9.3 研发管理上得分

1.10 别指望每个人都认可架构

1.10.1 问题客观存在

1.10.2 不合理的使用

1.10.3 寻找可行之路

1.11 一点规划胜过多次补救

1.12 掌握禀赋,正确用人

第2章 萃取精华,驾驭主题

2.1 起个响亮的名称代号

2.1.1 代号的价值

2.1.2 轻松的时刻

2.2 通用一致的专业术语

2.2.1 非模糊语言

2.2.2 广学活用行话

2.3 制定全景路径

2.3.1 模式形态分析

2.3.2 单元实现方式

2.3.3 绘制路线图

2.4 聚焦边界抓主脉

2.5 合理运用架构模式

2.5.1 必须学以致用

2.5.2 谨防过度设计

2.6 立起架构,递增部署

2.7 打造数据堡垒

2.7.1 数据库的发展历程

2.7.2 数据模型不可变

2.7.3 数据资产重于一切

2.8 有无兜底方式

2.8.1 学会使用补偿

2.8.2 其他兜底方式

2.9 运行、维护保鲜

2.9.1 掌握运行水位线

2.9.2 进行定期演练

2.9.3 平台运维手册

2.10 技术白皮书

2.11 再来几条技术锦囊

2.11.1 别把快速当成敏捷

2.11.2 用多少时间做架构

2.11.3 关注模型与代码融合

2.11.4 避免成为僵尸系统

2.11.5 向结构性失衡宣战

第3章 平台视角,顶层设计

3.1 分层总体架构

3.2 交互关系设计

3.2.1 交互流程设计

3.2.2 系统逻辑关系设计

3.3 数据架构设计

3.3.1 业务视角设计

3.3.2 技术视角设计

3.4 工程技术架构

3.5 流量分布设计

3.6 应用部署设计

3.6.1 板块划分

3.6.2 各类网关

3.6.3 板块内应用系统

3.6.4 中间件及公共资源

3.7 系统通信设计

3.7.1 通信网络及服务

3.7.2 系统间通信技术(IPC)

3.7.3 端口及响应码

3.8 应用安全架构

3.8.1 企业安全框架

3.8.2 应用安全三面观

3.8.3 移动应用安全设计

3.9 日志体系设计

3.9.1 日志分层分类

3.9.2 聚合与使用

第4章 核心能力,全景覆盖

4.1 高可用体系设计

4.1.1 范畴及相互关系

4.1.2 冗余机制的设计

4.1.3 防御降级设计

4.1.4 发布保障

4.2 应用高性能设计

4.2.1 前端开发领域

4.2.2 后端开发领域

4.2.3 数据与数据库

4.2.4 非数据类对象

4.2.5 设计与选型

4.3 监控报警体系

4.4 可用率和容量衡量

4.4.1 服务可用率衡量

4.4.2 平台容量衡量

4.5 并发性能衡量

4.5.1 QPS和TPS

4.5.2 性能衡量方法

4.6 容灾模式设计

4.7 分布式之无状态

4.8 分布式之事务

4.9 分布式之锁

第5章 精进管理,磨练团队

5.1 分配好团队体力

5.2 立体化指标体系

5.3 保持张力应对变化

5.3.1 变化无处不在

5.3.2 偿还技术债务

5.4 抓评审立基石

5.4.1 精进技术

5.4.2 带入问题

5.4.3 管理抓手

5.5 流程及质量卡口

5.5.1 务必保持好阵型

5.5.2 质量关口前移

5.5.3 与开发相互融合

5.6 交付效能评估

5.6.1 选择合适指标

5.6.2 做成加分项

5.7 坚守文档底线

5.7.1 精简是必然趋势

5.7.2 两文档不可裁剪

5.7.3 对编写水平把关

5.8 揪出那几类故障

5.8.1 仔细认真地对待

5.8.2 故障的2/8定律

5.9 还有哪些管理妙计

5.9.1 经得起三问

5.9.2 洞察缓慢混乱

5.9.3 一切都不在掌控中

5.9.4 应变转型与变革

第2部分 技术图表材料实战解码

第6章 简洁方案,直达问题域

6.1 中心间运行关系

6.2 对账处理逻辑

6.3 系统环境迁移

6.4 适配新老客户

6.5 参与方间关系

6.6 系统通信关系

6.7 全局路线图

6.7.1 瀑布式风格

6.7.2 迭代式风格

第7章 架构设计,超强表现力

7.1 分层架构示意图

7.1.1 偏重中台和技术栈

7.1.2 偏重业务系统域

7.2 应用安全示意图

7.3 交互流程设计示意图

7.3.1 经典泳道风格

7.3.2 立体图风格

7.4 系统逻辑关系示意图

7.4.1 立体图风格

7.4.2 分层次风格

7.5 应用系统部署示意图

7.6 数据架构设计示意图

7.6.1 偏重数据处理关系

7.6.2 偏重于分区关系

7.7 系统功能框架示意图

7.7.1 功能地图型

7.7.2 功能与交互混合型

第8章 积累复用,多走捷径

8.1 技术评审检查点

8.1.1 前端领域

8.1.2 后端领域

8.2 上线与运行事件台账

8.2.1 版本上线台账

8.2.2 运行事件台账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这是富有意义的尝试

让无形的道跃然纸上

一份追求与一丝期望

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是202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由维昭。

得书感谢您对《软件平台架构设计与技术管理之道》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系统架构设计 电子书
适读人群:立志向系统架构师转型的广大开发人员本书包含作者基于自身在传统以及互联网行业多年的技术与管理工作经历展开论述,结合方法论和工程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能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迈向架构师所需的各种知识体系和实践技巧。本书在介绍技术以及过程管理的内容时,采用“思路à方法论à工程实践”的三段式模型,不光告诉读者可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思路和方法论,并辅以相应的工程实践和案例分析。本书从“向架构师转型”的角度出发,关注于转型这个特定主题给出了作者自身的一些思考和总结,从内容上填补了市场上的这一空白。
互联网+电商平台设计与运营 电子书
本书是讲述在“互联网+”浪潮下,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商平台如何设计与运营的专业手册。本书作者曾经是国内知名电商的一线产品设计师、架构师和运营负责人。本书详细覆盖了“互联网+”时代的微商城、O2O营销、供应链管理、移动电商、运营等电商热门领域,囊括了技术、架构、方法、思维、经验和感悟。全书共11章,分别描述了典型的电商场景,细致分析了用户购物心理与满足方法;详细讲解了店铺的页面设计策略、SEO营
分布式应用系统架构设计与实践 电子书
本书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分布式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
软件设计模式(Java版) 电子书
本书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7个基本原则出发,用浅显易懂、可视化的UML建模语言逐一介绍GoF的23种经典设计模式。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设计模式基础、创建型设计模式(共5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共7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共11种)、设计模式实验指导。每章包括教学目标、重点内容、模式的定义与特点、模式的结构与实现、模式的应用场景与应用实例、模式的扩展、章节小结和单元习题等8方面的内容。
软件设计:从专业到卓越 电子书
本书介绍了高效的软件设计和编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