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

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深入研究日军南京暴行中对第三国权益的侵害,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

内容简介

南京大屠杀是国际性的战争暴行,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不仅严重侵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也严重侵害了许多其他国家的在华利益。

本书研究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事件中侵害外国在华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抢劫在南京的外国财产、侵犯在南京外国人的人身权利、袭击外国舰船等暴行,以及由此引起的受害方与日方的交涉及其影响。

将日军在南京暴行中对第三国权益的侵害纳入研究视野,有助于从更加整体的角度深化南京大屠杀研究,同时也能更充分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

作者简介

作者崔巍,男,南京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现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历史学博士。

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记忆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兼任江苏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南京中华民国史学会理事、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特约顾问等。

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侵华史,包括南京大屠杀史、抗战时期的中外关系史等。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导论

一、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论述框架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战前各外国在南京的利益分布

第一节 西方教会在南京的财产及兴办的事业

一、遍布南京城的基督教堂

二、教会兴办的教育事业及附属机构

第二节 设立在南京的外国使领馆

一、南京国民政府与各国的“外交升格”及各国使馆的南迁

二、世界主要大国在南京的使馆分布

第三节 在南京的主要外资企业和外国人住宅

一、主要外资企业

二、重要的外国人住宅

第二章 日机轰炸对第三国权益的侵害

第一节 对外国使领馆和外资企业的波及

一、日机轰炸对外国使领馆和外资企业正常活动的影响

二、欧美国家对日本的最初交涉

第二节 欧美与日本的进一步交涉

一、日本军方对各国的“劝说”

二、各国对日本“劝说”的反应及进一步对日抗议交涉

第三节 英国驻华大使被炸事件

一、许阁森大使被炸

二、英日的最初外交博弈及日本的“中期调查报告”

三、事件的“最终解决”

第三章 日军对长江中英美舰船的袭击

第一节 日军攻占南京前夕长江上的形势

一、外国在华内河航行权的由来及演变

二、日本海军第三舰队从长江口沿江西上

三、日军中反英美派的代表人物——桥本欣五郎大佐

第二节 “帕奈”号事件

一、“帕奈”号及其使命

二、日军对“帕奈”号的空袭

三、美日的正面外交交锋

第三节 “瓢虫”号事件及英美联合对日交涉的尝试

一、“瓢虫”号等遭袭及霍尔特与桥本的首次会晤

二、霍尔特与桥本的再次会晤及豪尔的初步反应

三、英日交涉及日本对事件的处理

四、英美联合对日交涉的尝试

第四章 日军对“安全区”和西方人的人身侵害

第一节 留在南京的外国人及“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一、日军进攻南京与南京保卫战

二、留在南京的西方人士

三、“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成立

四、中日双方对“安全区”的不同态度

第二节 并不安全的“安全区”

一、日军在“安全区”内的暴行及西方人士的努力

二、日军屡次侵害西方人士的人身权利

三、西方在南京人士与日方的就地交涉

第三节 美国外交官阿利森被日军殴打事件

一、日军占领南京后第一个回到南京的美国外交官

二、阿利森等被日军殴打

三、美国的外交抗议及日本军方的道歉

第五章 日军对西方国家在南京财产的劫掠

第一节 “外交豁免权”成了一纸空文

一、外交机构遭到日军洗劫

二、日军对外交人员寓所及外交官个人物品的劫掠

三、受害方与日方的交涉及日方的有限赔偿

第二节 日军对外资企业和第三国人士住所的抢劫

一、拉贝和克勒格尔等对德国被劫财产的不完全统计

二、美国和英国被劫财产的粗略报告

三、德国对日索赔及日军对德美人士及国家标志物的不同态度

第三节 “上帝的财产”遭厄运

一、宗教机构遭到日军的抢劫和焚烧

二、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损失

第六章 日本军方和外交人员态度、行为的异同

第一节 进退失据的日本外交人员

一、日本外交官的离去与返回

二、维护日本的不正当“国家利益”

三、为减少日军侵害第三国权益所做的有限努力

第二节 态度强硬的日本军方

一、对来自东京的命令置若罔闻

二、天谷少将“招待”第三国返回南京的外交官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欧美人名中英文对照表

索引

后记

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是2022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崔巍。

得书感谢您对《侵害与交涉:日军南京暴行中的第三国权益》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物遗迹中的大连历史 电子书
本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大连地区41处文物遗迹及其背后的悠久历史。书中包括四平山积石墓地、爱国将领林永升雕像、大连纺织厂四二七纪念碑、瓦房店烈士陵园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和大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内容,为讲好大连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素材。
日本冲绳华裔中的阮氏族群 电子书
本书以比较阮氏祖先崇拜和神明崇拜为切入点,追溯冲绳阮氏跨境联宗的发展历程,解读日本和中国阮氏宗亲在跨境互动中体现的亲情与隔阂及其历史原因。通过对两国三地阮氏民俗文化的零距离观察,对其成员的深度访谈,对其书信往来的条分缕析,阐明两国三地阮氏的文化异同与认同心态,形成有效的互动与交流,将有可能促使民间的跨境联宗活动跃上一个新的起点。
犹太流散中的表征与认同:徐新教授从教40年纪念文集 电子书
本书共收录国内外知名犹太学专家围绕以“犹太人流散”为主题撰写的论文27篇。流散是犹太文明的核心特征。早在两千多年前,犹太人的大部分就已经居住在巴勒斯坦之外,这无论在语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方面都对犹太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探究犹太流散的历程、表现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犹太文明不可或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民族的流散社团(如海外华人社团)也日益成为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本书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
脉延的人文: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 电子书
历史学者杨国强思考历史的文章结集。
西藏古文明中的中原文化因素 电子书
本书是石硕教授牵头的课题组集体经过数年调查研究完成的。上编石器时代主要从西藏考古发掘的出土文物出发,论证西藏古文明中的中原文化因素。下编则从吐蕃时期以藏、汉文字记载为依据,明显看出中原文化因素对西藏地区日益加深的影响。本书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材料丰富,论证充分,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