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玫瑰

不要玫瑰:灰娃自选集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内容简介

曾被评论家视作“自我教育”下的“素人诗人”,灰娃45岁本能地开始写诗,源于身患严重的精神病痛后产生的写作冲动。《不要玫瑰》收录诗人灰娃自1972年始,48年写作生涯的自选诗歌65首,辅以作者回想幼年本真田园生活的散文选篇。

自田园礼乐坠入变革洪流,经历剧烈的生活颠覆与人 性磨难,灰娃的诗作个人特质突出,裹挟着一股不羁的野性,其中既表露她多年精神上的挣扎创痛,又体现个体灵魂无法被磨灭的自由与独立。而本书辅录的自选散文,将带领读者重回懵懂真挚的童年、与诗人共同经历故家的山川河流,虫草鸟兽,率性虔诚的乡人,民间古老而繁复的仪式和节日,这些建构本质的记忆成为灰娃日后展露真性诗情的能量。

——————————

▌ 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中国居然有这么一个诗人,她几乎没有受到潮流的影响,没有受到时尚的影响,也可以说 她没有‘师承’······ 在中国诗歌界,灰娃是一个奇迹,她的生命是奇迹,她的诗也是奇迹······

▌ 诗人牛汉:读了灰娃的诗,我感觉我自己就是灰娃。

▌ 诗人屠岸:灰娃的诗,使人想起英国的布莱克,美国的狄金森,中国的李贺。在灰娃的诗里,见不到常规的调调,她词语创新根植于汉语的弹性和模糊性,她善于发现汉语自身隐含的可能性。

▌ 诗人杨键:“灰”是20世纪的背景,“娃”是诗人,“灰娃”这个名字理应成为汉语诗歌受难和不死的象征。

▌ 诗人陈东东:诗歌出现在灰娃身上,可以说是一种自白,自白的强度,像是从身体里分泌出来的,是一种语言的分泌物出现在纸上。很多批评家在评论诗人的时候,说这个诗人是中国的阿赫玛托娃,说那个诗人是中国的茨维塔耶娃,说灰娃就不需要,她就是中国的灰娃。

▌ 作家金宇澄:一般年纪大的作者,以及从年轻到年老的作者,会老化,会有一种样式,但是灰娃不同于常人,她听从一种召唤。

▌ 复旦大学教授严锋:灰娃的声音不是孤单的声音,有很多应和的声音。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也是一种应和:充满诗意的声音和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有些诗,没有再回看的余地,但是灰娃的不一样,真正的好诗,是可以重复读的。

▌ 出版人王为松:灰娃有一颗极为敏感的心,这个时代的冷暖,哪怕有细小的温差,她都能敏锐地体会到。

▌ 文艺评论家孙孟晋:如果一个人一直在苦难里透不过气来,这是没有希望的,在灰娃晚期的诗歌里,我看到了爱。

▌ 当代艺术家冷冰川:她的每个字反复都是从生命地底下喷出来的火热岩浆。从上世纪20年代到现在,只有像她这么丰盛的阅历,才能有现在追求的洁净的丰厚的灵性。她是一个住在近代苦难史上像仙人一样写作的浪漫诗人,这是她人生必须要做的作业。

作者简介

灰娃从来没有过成为诗人的理想,她的诗歌写作是自发的、本能的,甚至是被迫的。

因循着心的声音,灰娃在四十五岁的时候被命运带入了诗的森林,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诗人,成为当代诗坛的奇迹。

“是命运带我到诗的森林诗的园子来的。我不是先有做一名诗人的志愿,然后“体验生活”创作。 我写,从最初起就不可能有将之发表、出版的念头。”(来自《灰娃回忆录》)

灰娃的诗,突破了多年来中国新诗的常规。

她没有一般女性诗人的心态和情调,阳刚之气和阴柔之气并存,北方的雄奇与南方的缠绵并存,极端的真率,极端的真挚,极端的勇锐,充满着女性的执着与坚韧。

她的诗,是一种新的个性化语言的爆破,是灵魂冒险、灵魂遨游的记录。

灰娃,原名理召。

1927年生于陕西临潼,幼时随父母定居西安。

全面抗战期间小学毕业,随母亲逃难暂居乡间。

1939年姐姐、表姐将其送至延安,在延安儿童艺术学园学习...

(展开全部)

不要玫瑰是2020年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作者灰娃著。

得书感谢您对《不要玫瑰》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我是一朵孤独的流云 电子书
浪漫诗作代表。孤独会让你强大,成为更棒的人。
飞鸟集·新月集 电子书
《飞鸟集·新月集》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作品。其中《飞鸟集》是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新月集》是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创作主旨的散文体诗集。泰戈尔的诗篇“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尤以《飞鸟集》广为国人知晓。在这部诗歌中,诗人以抒情的彩笔,写下了对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给读者多方面的人生启示。《新月集》一经问世,便成为印度大中小学必选的文学教材
和孩子共读的国学启蒙:声律启蒙 电子书
国学启蒙读物:儿童声韵训练,琅琅上口。
最美唐诗 电子书
为你深入浅出讲解唯美唐诗。
词境浅说 电子书
选词独到,赏鉴经典,诗意解读宋词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