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从政府担责到市场分责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从政府担责到市场分责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编辑推荐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多方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培育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市场主体。

内容简介

本书采用实证分析、实地调研、实体分析等方法,剖析政府承担责任机制及其失灵之处,提出当前在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分担责任机制时,政府不仅要切实承担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责任,还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担责积极性并确保市场主体落实约定责任,同时充分消除受认证农产品生产—消费链中的绿色健康信息不对称。

本书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案例分析、问卷调查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将以上对策具体化为措施。

作者简介

作者刘勇,男,汉族,196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陕西西安人,经济学博士。

现为福建江夏学院公共事务学院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环境治理,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主持完成省部级、横向课题二十余项,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独著2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 政府整治农村环境污染历程

二 政府整治农村环境污染的业绩与效果

三 问题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 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逻辑框架与内容

二 研究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有关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第一节 公共物品或服务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一 公共物品或服务定义

二 公共物品或服务分类

三 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

四 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的市场失灵

五 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方式

六 理论指导意义

第二节 公共选择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一 公共选择的定义与特点

二 公共物品或服务供给的公共选择机制失灵

三 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节 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指导意义

一 外部性理论

二 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 理论指导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担责机制及其失灵环节实证:以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为例

第一节 政府承担公共服务供给责任

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制定太湖水环境质量目标

二 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联席会安排污染整治任务

三 两省一市政府采取污染整治措施

四 各级政府实施污染整治保障措施

五 结论

第二节 政府同时承担公共服务供给保障和生产责任

一 政府承担提高环境质量责任

二 政府承担环境监督与管理责任

三 政府承担使农业生产者与村民配合实施污染治理措施责任

四 政府承担实施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防治项目责任

五 结论

第三节 政府承担双责造成公共服务生产效率缺乏保障

一 项目实施效率受到监督情况

二 项目激励机制发挥作用情况

三 结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政府让市场分担责任

第一节 政府让市场主体分担责任机制

一 政府让市场主体承担污染治理公共服务生产责任

二 政府自身承担污染治理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责任

三 政府承担责任是市场主体承担责任之前提、支撑和保障

四 结语

第二节 政府让市场主体分担责任机制运行现状、问题与对策提出

一 案例引入

二 市场主体分担责任机制运行状况

三 市场主体分担责任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四 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整治由政府担责向市场分责推进对策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市场分责的保障条件

第一节 健全环境问责制度

一 国外环境问责制度

二 我国环境问责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三 健全环境问责制度之具体措施

第二节 完善环境政策工具

一 美国和欧盟所采用的政策工具现状

二 我国所采用的政策工具现状

三 对污染产生者配合实施环境治理措施进行绩效考评存在的问题

四 完善环境政策工具之具体措施

第三节 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制

一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体制建设现状

二 我国农村环境监管体制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 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制之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市场分责积极性的激励与分责落实

第一节 完善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

一 农业公益服务、乡村清洁工程项目建设与运行市场化基本面

二 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创新及问题

三 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 完善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机制的具体措施

第二节 完善污染治理产业扶持政策

一 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产业扶持政策现状

二 污染治理市场主体享受产业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 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 完善农业生产、村民生活污染治理产业扶持政策之具体措施

第三节 健全污染治理项目质量保障机制

一 市场化公共服务项目质量保障机制现状

二 污染治理项目质量保障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三 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

四 健全污染治理项目质量保障机制之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市场分责中绿色健康信息不对称的充分消除

第一节 认证标志信号发挥作用的条件

一 受认证农产品生产—消费链结构和运行特征

二 采用信号法消除绿色健康信息不对称机理

三 认证标志信号发挥传递绿色健康信息作用的条件

第二节 认证标志信号状况分析

一 研究方法

二 分析过程

三 结论

第三节 充分消除绿色健康信息不对称之具体措施

一 完善对受认证农产品生产过程实施现场检查检测机制

二 完善绿色餐饮服务提供者评建机制和明厨亮灶制度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一 研究结论

二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性与后续研究展望

附录一:课题组实地调研典型案例

附录二:调查问卷一

附录三:调查问卷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从政府担责到市场分责是2021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刘勇。

得书感谢您对《农村环境污染整治:从政府担责到市场分责》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你可能喜欢
改革开放与中国民生发展:1978~2018 电子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发展与成就。
被拐卖婚迁妇女访谈实录 电子书
以性别为视角,以口述史为方法,记录和研究生活的历史和变迁,反映其对个体生活与命运的影响。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0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10辑。
朝不保夕的人 电子书
每一个生存不稳定、看不见未来而只能活在当下的人,都正在滑落为朝不保夕的人。他们是谁?为何如此?我们该如何避免成为他们?★《不稳定的无产者》(ThePrecariat)简体中文版迟到12年终于面世★理解全球化市场中劳动者悲歌的必读之书★让全球打工人无比共情的劳动研究力作★2011年英文原版出版至今,重印近40次★全民基本收入倡导者、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经济学家盖伊·斯坦丁代表作◎盖伊·斯坦丁常年研究“朝不保夕的人”(precariat,也译为“不稳定的无产者”“岌岌可危阶级”“危难工人”“危产阶级”“流众”等,是劳工研究领域的重要概念)。本书汇集了他的研究精华,是他首次深入剖析该群体的著作,初版于2011年,正值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后。而此次引进的是2021年新冠疫情特别版,斯坦丁撰写了长达上万字的新版序言。◎本书首次出版以来,学界围绕“precariat”的概念争论不休,将“precariat”称作一个“阶级”或许仍有待商榷,但斯坦丁早在2011年就概述的现象和趋势,至今仍能带来启示。当劳动力弹性机制被极大地鼓励和引导,政府和企业为创造就业岗位、释放经济潜能而兴奋的同时,却选择性无视了劳动者社会收入下降、社会福利缺失的现实。◎如今,少数“食利者”除外,包含底层劳动者甚至是普通白领的所有人都被不稳定的劳动和“工作”紧紧束缚着,不敢病、不敢勇、不敢杠、不敢停下来,极度缺乏基本安全感。每个人都可能沦为朝不保夕的人,正是出于这份忧虑,阅读本书时,我们会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不断带入自身处境的体验。◎占领华尔街运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英国脱欧、欧洲国家拒斥移民工人的排外浪潮等事件,反映了相对剥夺感蕞深、蕞弱势的朝不保夕群体在饱受愤怒、焦虑、异化等情绪折磨后而陷入绝望、变得机会主义,转而点燃民粹主义火苗的现实,并助推了更深层的政治和社会危机。斯坦丁提出,必须正视朝不保夕群体的诉求,警惕社会戾气和民粹主义造成的不良影响,并为打造一个更公平的社会提供了指引。
家庭与性别评论(第8辑) 电子书
本书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的集刊之一,展示了海内外围绕家庭与性别领域相关专题的多样化视角和最新成果。本书为集刊第8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