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严格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及研究成果,讲述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发展和外传历程。
内容简介
绚丽的中国丝绸,美若天上虹霓,几千年来持续发展,不断外传;造福国人,惠及优选。
本著作根据考古资料、文献记载,同时吸收靠前外学者的近期新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与发展及其技术的不断创新历程;介绍了先秦时代的中西交通、丝绸之路和在这种背景下我国蚕桑丝织技术、养蚕技术的传播情况,极具史料、史学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杨群章,男,1931年生,四川仁寿人,复旦大学世界史专业研究生毕业。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副主任、西亚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社科评奖组评审专家、国务院学位点检查专家组成员、国家教委博士基金课题和跨世纪人才工程项目通讯评审人、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中东学会常务理事。作者长期从事世界史、中外关系史和马列著作的教学与研究。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与发展
一、 嫘祖养蚕说
二、 丝织成为全国性产业—商代
三、 蚕、桑、丝织的全面发展—周代
四、 丝织生产的第一个高峰—两汉
五、 乱世中的蚕桑丝织—魏晋南北朝
六、 丝织生产的第二个高峰—唐宋
七、 丝织官作坊的畸形发展—元代
八、 丝织生产的新高峰—明清
九、 当代中国的蚕桑丝织
第三章 中国蚕、桑、丝织技术的不断创新
一、 植桑
二、 养蚕和缫丝
三、 织机
四、 织品和刺绣
五、 湅、染
第四章 古代的中西交通
一、 先秦时代的中西交通
二、 丝绸之路
第五章 我国丝绸的西传
一、 木乃伊头发上的丝束—丝绸入埃及
二、 米底式衣裳—丝绸入伊朗
三、 凯尔特贵族墓中的丝绸—丝绸入欧洲
四、 希腊艺术品上的服饰—丝绸入希腊
五、 罗马城内的丝绸市场—丝绸入罗马
第六章 蚕桑丝织技术在新疆的传播
一、 河西走廊的蚕桑丝织业
二、 新疆蚕桑丝织技术的传播人
三、 传丝公主
第七章 我国养蚕技术的西传
一、 拜占庭皇帝派人偷蚕种
二、 伊朗养蚕晚拜占庭近百年
第八章 中国丝织技术的西传
一、 提花机和踏蹑的西传
二、 西传丝织技术的阿拉伯人
三、 西传丝织技术的拜占庭人
第九章 结束语
附录一 丝绸之路(两汉至元)
附录二 众文明之间的长远联系
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发展与西传是2018年由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出版,作者杨群章。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蚕桑、丝织的产生、发展与西传》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