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左传学研究

清代左传学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从历史线索和逻辑线索相结合的角度出发,以综合为辅、个案为主的方法对清代《左传》学所做的梳理。

内容简介

该书揭示了《左传》学从清初复兴到主要以训诂考据方法为研究手段的《左传》考据学的兴盛,再到在今文派和国粹派推动下逐渐向近代转型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清代《左传》学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和主要成就。

作者简介

作者孙锡芳,2001年以来,先后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分别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历史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图书情报工作》《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20篇。主要从事学术思想史方面的研究。

章节目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左传》学史回顾

一 清代以前《左传》学发展历程

二 清代《左传》学发展脉络及其特点

第三节 清代《左传》学研究状况及评价

一 清代《左传》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二 清代《左传》学研究状况评价

第一章 清初学术演变与《左传》学的复兴

第一节 清初的社会变化与学术演变

第二节 清初《左传》学的复兴

一 清初《左传》官学及其导向作用

二 征实考据学风影响下的《左传》学

三 毛奇龄、万斯大、姚际恒等学者对《左传》学的关注

第二章 乾嘉考据学风与《左传》学的发展

第一节 乾嘉考据学兴盛的原因

一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乾嘉考据学兴盛的土壤

二 政府文化政策对学术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推动《左传》考据学的兴盛

一 重新确立《左传》在《春秋》学上的地位

二 提倡以训诂考据方法研究《左传》学

三 坚持《左传》学的经学正统地位

第三节 《左传》学在注疏领域取得的成就

一 补正和批判杜注的成就

二 新注新疏的典范之作——《春秋左传旧注疏证》

第四节 《左传》学在校勘领域取得的成就

一 阮元与《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

二 王引之与《经义述闻》中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 今文派与国粹派推动《左传》学研究的转型

第一节 今文经学的复兴和国粹派的形成

一 今文经学的复兴

二 国粹派的形成

第二节 今文派的《左传》学研究

一 刘逢禄的《左传》学研究

二 康有为的《左传》学研究

第三节 国粹派的《左传》学研究

一 章太炎的《左传》学研究

二 刘师培的《左传》学研究

结语

一 关于社会变化、学术思潮演变对《左传》学的重要影响的问题

二 关于《左传》学研究内容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清代左传学研究是201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孙锡芳。

得书感谢您对《清代左传学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文与学反思录 电子书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世界以及世界文化秩序正在被重新型构。令人警醒的是,中国现代以降传统文史哲即基本处于断裂状态,如何在全球性及现代性全新前提与语境之下予以重新整合,如何重新建构中国和中国人的主体性,并从历史主义传统的人文主义向现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人文主义全面开放,是当下人文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本书侧重于“人文重塑”的批评性考察,既关涉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也直指当下文史哲传统的断裂与重新整合的可
中国词学的现代转型 电子书
本书研究了新旧词学的转型,可以说是词学研究领域第一部探讨古今之变、新旧转型的专著。书中从世家、社团和大学的角度,尽可能地去搜集挖掘史料,注重复原细节,努力回到历史的现场来探讨词学的转型,包括词学思想和词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并对所涉及的词作加以适当的解读。
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电子书
本书涵盖了叙事文本的各主要成分,从文本、故事、素材三个层面入手,分别阐释了诸如事件、行为者、时间、场所、空间、描写、节奏、聚焦、视觉故事、叙述层次、非叙述评论、叙述者等诸多因素,对构成叙事文本的内在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作用等结合作品进行了阐释。
叙事空白研究 电子书
叙事空白指的是叙事作品中的某些意义在文本中未被传达出来或未被明确传达出来的现象。它是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叙事交流现象。小说中的省略让文本意义“隐而愈显”;戏剧中的静默让观众感受到更大的震撼;电影中的空镜头让观众久久回味……迄今尚未有人从叙事学的角度对此加以深入研究。本书试图从广义叙事学的角度,采用理论阐释法和文本分析法,对叙事空白的成因、表述、填补和价值四个方面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
莫言小说研究 电子书
全面研究了莫言小说世界、文学观念、叙述世界能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