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中美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中美教育隐喻:认知与文化视角下的共性与差异。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中美教育隐喻,探讨中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教育本体要素的隐喻识解,从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的视角解释中美教育隐喻的共性和差异。研究发现,中美教育隐喻中处于较高抽象层级的基本隐喻基于人类共有的体验基础和典型认知模型,主要表现为共性;处于较低抽象层级的隐喻更易表现出跨文化的差异性,其原因在于这些隐喻基于具体的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但中美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具体人知模型和文化模型具有差异性。

章节目录

封面页

书名页

版权页

内容简介

图目录

表目录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教育隐喻的研究背景

1.1.1 隐喻的研究及其普遍性

1.1.2 教育隐喻的研究

1.2 文化认知研究

1.3 中美教育发展概况

1.3.1 中国教育思想简介

1.3.2 美国教育思想简介

1.3.3 中美教育的比较研究

1.4 小结

第2章 概念隐喻与文化认知模式

2.1 概念隐喻

2.2 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

2.2.1 认知模式

2.2.2 文化模式

2.3 隐喻的跨文化的共性与差异

2.3.1 隐喻的跨文化的共性

2.3.2 隐喻的跨文化的差异

2.4 小结

第3章 教育者隐喻

3.1 引言

3.2 中美教育者隐喻

3.2.1 中美共同的教育者隐喻

3.2.2 中国特有的教育者隐喻

3.2.3 美国特有的教育者隐喻

3.3 教育者隐喻的认知基础

3.3.1 体验和意象图式

3.3.2 教育者隐喻的体验基础

3.4 教育者隐喻的文化认知阐释

3.4.1 教育者的认知模式

3.4.2 教育者隐喻的文化差异

3.5 小结

第4章 受教育者隐喻

4.1 引言

4.2 中美受教育者隐喻

4.2.1 中美共同的受教育者隐喻

4.2.2 中国特有的受教育者隐喻

4.2.3 美国特有的受教育者隐喻

4.3 受教育者的认知基础

4.3.1 认知和体验

4.3.2 受教育者隐喻的体验基础

4.4 受教育者隐喻的文化认知阐释

4.4.1 受教育者的认知模式

4.4.2 受教育者隐喻的文化差异

4.5 小结

第5章 “教”与“学”隐喻

5.1 引言

5.2 “教”隐喻

5.2.1 中美共同的“教”隐喻

5.2.2 中国特有的“教”隐喻

5.2.3 美国特有的“教”隐喻

5.3 “学”隐喻

5.3.1 中美共同的“学”隐喻

5.3.2 中国特有的“学”隐喻

5.3.3 美国英语特有的“学”隐喻

5.4 “教”与“学”的隐喻体验认知

5.5 “教”与“学”隐喻的文化认知阐释

5.5.1 “教”与“学”的认知模式

5.5.2 “教”与“学”隐喻的文化差异

5.6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引言

6.2 主要发现与启示

6.2.1 中美教育隐喻的共性

6.2.2 中美教育隐喻事件结构

6.2.3 中美教育隐喻的差异性

6.2.4 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中美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是2021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陶玫。

得书感谢您对《中美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 电子书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由于成书年代较为久远,文辞深奥难懂,影响了对经文的理解。??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学、中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采用描写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和阐释《黄帝内经素问》文本中的大量隐喻语言实例,系统考察《黄帝内经素问》中的隐喻现象,揭示隐喻语言背后存在的规律,丰富《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研究的视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研究 电子书
本书系统梳理了前人关于交际失误和语用失误理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交际失败进行重新界定,提出交际失败不同于交际失误和语用失败,继而分析出交际失败的本质特征、类型、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建立了交际失败的理论模型,从而更深刻地揭示言语交际的实质和规律,帮助人们认识交际失败形成的根源和机制,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语用能力与言语修养,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价值比较 电子书
本书从以下角度阐述了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比较的相关问题:第一,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各有其历史演变轨迹;第二,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在当代各有其基本维度,如中国是集权、约束、效率、公正、情感,而美国是民主、自由、效率、公正、理性;第三,中美高等教育制度伦理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共性是理性、效率、公正,差异性则是集权与分权、约束与自由;第四,完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伦理要发扬中国个性优长并学习美国经验。
文化视阈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电子书
本书立足于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状况的分析,提出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对策,为实践中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建设双向互动机制提供借鉴,为提升与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供理论指导。作者首先探讨了文化的和本质,其后通过对不同历史文化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梳理,揭示出其中蕴含的规律,为我们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借鉴,最后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具体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去文化性的表现,并揭示了其主要原因。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隐喻网络研究 电子书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是一个隐喻网络构成的多维意义空间,本书借助拓扑心理学来加以探讨其深层意义,这个观点不仅是独特的,而且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极大地拓宽了理解、赏析莎士比亚作品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