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

查阅电子书
手机扫码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编辑推荐

在概念隐喻理论指导框架下,根据隐喻概念的映射关系对英汉植物隐喻做了详细的分类对比,对各个范畴中两种语言的差异进行了文化剖析。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二语习得视角切入研究英汉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信息加工的心理过程,分别就中国学习者和外国留学生对英语或汉语隐喻的认知加工方式、认知误区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结合英汉植物隐喻的自身特点,及学习者的相关认知要素,建构了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以期从语言、文化和思维认知的多重角度推进外语或二语学习者对目的语植物隐喻的理解和学习。本书最后根据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及模式构建过程的启示,建设性地提出促进对外汉语隐喻教学的若干举措。

作者简介

作者陈映戎,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任教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和语言教学。在《浙江社会科学》、《黑龙江高教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课题、浙江工商大学青年人才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课题等多个研究项目。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第四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特色

第二章 植物隐喻的工作机制及跨文化理解基础

第一节 植物隐喻的本质认识

第二节 植物隐喻的工作机制

第三节 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

第三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

第一节 英汉植物隐喻分类对比依据

第二节 植物域映射人域

第三节 植物域映射物域

第四节 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植物隐喻

第五节 英汉植物隐喻对比总结

第六节 英汉植物隐喻差别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现状调查

第一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设计

第二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

第三节 英汉植物隐喻理解调查结果分析

第五章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模式

第一节 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定义和特点

第二节 跨文化理解模式与概念隐喻

第三节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具体构建

第四节 植物隐喻跨文化理解模式的整体

第六章 模式启发下的汉语隐喻教学举措

第一节 对外汉语的隐喻教学现状

第二节 隐喻教学中的汉语思维训练

第三节 隐喻教学中的汉语文化认知

第四节 汉语隐喻能力的培养重视

第七章 结语

附录一 汉语植物隐喻

附录二 英语植物隐喻

附录三 汉语调查问卷

附录四 英语调查问卷

附录五 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后记

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是2015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陈映戎。

得书感谢您对《英汉植物隐喻的跨文化理解研究》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

购买这本书

你可能喜欢
跨文化研究(总第5辑) 电子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册是总第5辑。
跨文化研究(总第6辑) 电子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册是总第6辑。
跨文化研究(总第8辑) 电子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本册是总第8辑。
古“语”文体述论:英汉对照 电子书
本书共四章:格言体、对话体、事语体、专论体,内容包括:格言体、对话体、事语体的生成和形态、专论体的生成、奏疏体的生成、奏疏体的类型等。
中国形象:历史演进及跨文化传播路径 电子书
中国的故事、中国的精彩、中国的道路、中国的成绩应该积极地进行对外传播,并且以我们为主导进行传播。